8月16日上午,南阳红色文化促进会会长杨石,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南阳红色文化促进会学术部主任、南阳红色文化促进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李龙飞,南阳红色文化促进会监事张永久,革命烈士家属白浩扬一行到唐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在县民政局召开南阳红色资源暨红色文化(唐河)座谈会。促进会为唐河民政局赠送锦旗。为唐河县红色文化传承人党中伟颁授锦旗,表彰他们为传承红色文化所做的贡献。党中伟所著的《宛东红色系列人物传记》一书,介绍了南阳东部地区近30位英雄的壮举,约20万余字。是一部讴歌英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的书籍。
为写好《苗清发的故事》,党中伟近些年先后六次到社旗县苗店镇老沟刘村大苗庄进行采访,与苗清发的次女苗爱荣,三女婿谢永彬,苗清发的族孙、交通站遗址守护人苗万印,以及交通站义务讲解员、苗店镇政府退休干部刘万营等老人倾心交谈。2021年10月20日,党中伟到北京走访了赵克明,他告诉党中伟,1942年秋他到大苗庄寻找自己父亲时曾见过苗清发。虽然80年过去了,至今赵克明还能清楚的记得与父亲见面时,父亲让他叫苗叔叔的情形。2022年9月19日,党中伟赶赴郑州,采访了苗清发的四子苗章栓。在反复挖掘核实后,党中伟以纪实的手法,终于完成了4万余字的《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负责人——苗清发的故事》初稿,真实地再现了苗清发同志利用唐北地下交通站为党、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场景。
正是这种弘扬传承的追求,使党中伟写好《宛东红色系列人物传记》,有了坚实的底气。他深入社区、乡村,风尘仆仆穿梭于省内外多地,调查访问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者、知情人,以及传主亲属上百人,用文字记录亲历、亲见、亲闻;征集到大量珍贵的原始档案,又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英烈人物的照片及遗物,以及回忆录、纪念文章等各类资料,再与历史文献核实,经反复考证校订后,终于辑录成册,从而匡地志之误,补档案之缺,佐史学之证。
党中伟的这些作品,因为接地气,农村老百姓爱看,并当作谈资,具有多重传播效应;身边人写的身边事,真。有些虽属旧闻,但可新读,带有一些新闻要素;将党史、方志,家族寻根与文化自觉融为一体,促成了一些公益活动向深入开展,是对当前乡村振兴中,文化短板弥补的一种有益探索。
党中伟经年累月挖掘整理红色革命英雄人物及其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老人春秋》等杂志刊发他的红色作品,省内外多家媒体也纷纷报道,当地中小学校争相邀请他前往演讲,人们称誉他为“红色文化传承人” 唐河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文俭,唐河县文广旅局副局长郑本靖,县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留云,县人大退休干部、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中群,古城乡王惠村党支部书记刘荣清,县历史文化爱好者党中伟等专家出席上述活动。
唐河县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豫西南革命的摇篮。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唐河是南阳地区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领导中心。诞生了南阳地区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第一个县委组织、第一个县工会、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第一个省委机构。红九军二十六师、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先后转战唐河。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局、中原军区和桐柏区党政军机关先后入驻唐河县境。涌现出了蔡训明、周邦彩、张星江、吴寿青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1800余名,3500多名唐河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普查,唐河县现有红色革命遗址58处,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这些革命遗址遗迹中,县政府先后分四批共44处公布为红色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