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张氏宗亲网 神州张氏宗亲会 张氏宗亲网 张氏宗亲会 中华张氏宗亲网 中华张氏宗亲会 百家姓 家谱 族谱

宗亲文化基础问题征集及素材

2021-09-30 22:54 来源:原创作者:平台管理组
A-A+

 

宗亲文化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宗亲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二、为什么要弘扬宗亲文化?
三、怎么搞好宗亲文化?
现征集相关方面文章内容,以下提供一些素材仅供参考。
 
人生的终极命题是什么?
有人说:人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你是谁重要吗?重要,我们这一生有太多的角色需要去扮演,从小到大,是孩子,是学生,是老板的员工,为人夫为人妻,当然还有更多,每个人都有各种身份,都有各种的标签。我们要去做好每一个角色,因为他们都被赋予了于我们而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然,有的人扮演的可能并不成功,有的人一路走好。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你喜欢,他们也在,你不喜欢,他们还在。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像我们当初作为孩童认为的那般,我即世界,世界即我。可是我们到底是谁,谁又是我们。我们穷尽脑细胞去思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于我来说,我是谁:一个生命的个体,需要认知这个世界,同时又想和这个世界一起成长的一个生命体罢了。曾几何时,听过一句话:生命就是一次一次野蛮之于闻名的入侵,听的我头皮发麻。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可是未必会真得出个什么因果循环。
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想来想去,我都没能想明白。从书中去求索答案,现在,显然已经养成了一个姑且认为还不错的习惯:读书,书中求索,书中畅游。从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在这个世界里了,到哪里去呢?人,终究是无法回避死亡的,这样看来,死亡终将使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人生命题。向死而生?向阳生长?都没毛病。后来想明白了,你好好活也是活,你不好好过,也是一种方式,孰优孰劣,还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周围的世界给你怎样的反馈。
这样看来: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其实终究是我们给予这些问题以答案罢了,无处其外。小部分的人自己去给它赋予意义,然后他们就去做了,绝大部分人呢?他们是经由他们周围的世界给他们赋予的意义所生活。这样看来,这些问题并不是我的终极命题,因为此时的我可以给他们赋予不同的意义。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可以是和别人一样,也可以是和别人不一样,关键是:什么更重要?
这个问题竟然可以简单解释成:你认为什么更重要?
你是谁?我是一个希望这个世界是有希望的世界的人,这样我就可以奔着希望去成长,这样,我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我是谁?我是一个内心空虚,尚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的一个求知者,知识对于我来说,就是精神养料,精神的是否充裕意味着我的世界是否丰富。
你来自哪里?我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我来的世界是一个向死而生的世界,所以我想好好活。
你要去哪里?我的终极目的地不是死亡,应该是从这个世界回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驻足留恋,所以我要好好地活。
原来我们平日里所认为的那些重要的人事物都是应该由我们自己去给它赋予意义,如果仅仅是顺从你周围的世界,你的世界,也就无所谓是不是你的世界了。
什么更重要?这个重要,还有更重要的人事物,那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就是去做自己所认为的重要的事情,进而是更重要的事情,然后终于是最重要的事情。
早晚有一天,你要向阳花开,一路向西。

人生的命题
一个人来至这个撒满阳光的人世间。有的人未生下来就已夭折;有的人刚诞生不久就命归黄泉;有的人仅存活几年就被飞来的横祸抑或狰狞的病魔无情地掠夺生命;有的人活过百余年;更多的人过数十年而已!人生一世说长不长,谈短不短,一如人们所言:当你步入人生的春天,还未尽兴浏览桃红柳绿,蝶舞花香美景时,就走进骄阳似火,草木葳蕤的人生之夏;当你仰望苍穹北雁南飞,聆听到它的悲唳声声,再对镜一瞧,一根根青丝变成满头银发,脸上被岁月的锐利刀刃刻遍衰老的皱纹时,就已经伫立于人生的晚秋,每况愈下,离转身告别人生的舞台,时日无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不能碌碌无为,白来世上一遭,成“混世虫”,人若无追求,只能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在世时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东西,让后人因你而骄傲与自豪,其实只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深思的命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铨释。有的人随遇而安,得过宜过,过自己想要的恬静,安闲的日子;有的人自我堕落,泯灭人性,坏事干尽做绝,踏上:“一失足成千古恨,蓦回首已是百年身”;有的人命运报以他“无尽”苦难,却以矢志不渝,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布满荆棘丛中的旅途上,闯出一条铺绽沥青,簇拥鲜花的人生之路。失去崇善,向上,追求卓越的人生命题,活着就失去意思,更无价值可言矣。每当人们读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他小时候出身贫寒,父亲患病过早辞世,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日不裹腹的艰难生活,可谓度日如年,孱弱的双肩过早地承担起生计的重担,为了生存替富人家放牛。有一天他看到富裕人家坐着豪华马车,当即对人生定下命题:用努力改变命运,让母亲也坐上好马车风光一回。于是他用功绘画,一年四季,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从不停滞手中画笔,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天道酬勤,精湛的绘画技术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他画的每一幅画,画面上人,物,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在当时一度成了“洛阳纸贵”,终于用手中一支画笔,造就了自己人生事业的辉煌,成为一代绘画大师。对任何人而言:一个人命运的蜕变依靠自我发奋图强和自我人生命题的审视。倘若囿于不求上进,以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就永远止步于原地。人生的命题,当由人们谨慎思考,各自去解答。因为它关系到自我的前途和命运,卑微与崇高。
 
为什么要发扬宗亲文化?
 
美国尼克松总统写下这样一本书《不战而胜》,理论来自中国孙子兵法,他在书中这样说:“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美国尼克松总统写下这样一本书《不战而胜》,理论来自中国孙子兵法,他在书中这样说:“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可是心灵却越来越空虚了;银行的存款多了,道德却少了;住房越来越大了,破碎的家庭却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感慨世风日下。
 
追究根源是传统文化丢失了,传统文化讲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我们常把忘记这八德的人称之为“王八蛋”,仁义礼智信,温顺恭俭良,这些传统的美德现在去哪里了?
 
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言论在说,中国人缺少信仰,西方国家信仰上帝,信仰耶稣,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是那些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
 
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个姓氏的传承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姓氏文化也是根文化。探寻根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同时这又是百姓生活,传承生命,寻找连接,有意义,也有趣。每个中国人,每个姓氏都需要。特别是年龄层在38岁以上, 对宗亲文化的追溯感觉会更加强烈。
 
有了宗亲文化的凝聚,我们的沟通成本会降低,沟通时间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增加,所以发扬宗亲文化,也是发扬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传播。从小往大了说,家庭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了,然后扩大到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再扩大到族姓之间的团结,这就是整个国家的大团结,这样我们的国家必将是一个真正的强国。
 
宗亲文化 传承古今的家国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在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在清明扫墓祭祀,礼敬祖先,慎终追远。这个传统礼俗在中国代代传承,流传至今。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在清明漫天追思里,在世代相传的宗亲血脉里,宗亲文化就是最好的信仰。
 
宗亲,古老而熟悉的文化,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天地君亲师的信仰。古老的传统文化,总是让人魂牵梦萦。对于宗亲文化,知崇文化董事长王梦涛,有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情愫。
 
宗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姓氏的中华文化瑰宝。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宗亲文化,至今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然而,在近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家族、宗族的观念逐渐消失了。
 
“现在很多人没有家族的概念,今天的家族体系很散碎,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家,只能够叫户。”现代人不知何为宗亲文化,或者知之甚少、理解片面。宗亲就是同宗的亲属,族亲就是同族的亲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认祖归宗”的说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寻根溯源日趋渐热。我从何处来?姓氏起源是什么?我的祖先是谁?家族祖训是什么?家族事迹有哪些?如何寻找这些答案,成为很多人的困惑。宗亲文化平台,恰好可以让同宗同姓的人凝聚在一起,追溯自己的生命之源,同时把优良的文化传承下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也有一个精神家园。让所有人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宗亲文化平台的终极目标。王梦涛把这个目标简单提炼成一句话:“亲,回家!”这个“亲”,既是宗亲,也是心灵;既是亲人,也是所有人。
 
老有所依,传承家风
 
宗亲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祖先拜祭、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宗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形成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寻根拜祖、叶落归根等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然而由于文化断层,导致很多优秀的宗亲文化内涵缺失,王梦涛对此感到痛惜和担忧。
 
宗亲文化看似古老又遥远,实际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养老和传承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宗亲文化的内涵恰好就是用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虽然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逐步完善,家庭的作用相对来说减弱,然而要真正做到老有所依,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缺一不可。目前家庭养老依然是中国主流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家里颐养天年,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而传承,涉及到文化和教育。文化传承,是宗亲文化的内涵之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宗亲、姓氏、家族历代都有先贤,这些先贤的事迹作为宗亲教育的典范,激励和影响着这个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人。此外,严格的家训,优良的家风,可以代代延续和传承下去,为家族和社会带来无穷的文明财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诚如古语所言,积累善行的家族,必定会恩泽子孙,福报就会连绵不绝。
 
在中国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关于家风家训,晚清重臣曾国藩,及其著作《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读曾国藩的书信,它依然给予我们很大的智慧启发。“曾国藩家书对于家的概念很强,他希望曾氏的子孙后代,都能够真正按照中国传统方式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来说,曾国藩家书的核心精神就是‘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是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不多,但一部家书就足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曾国藩重视教育子孙后代。虽然他贵为朝廷重臣,但并不希望儿子成为官二代,而是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他曾对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曾氏家族却始终保持着严谨家风,后代子孙也各有建树。可以说,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宗亲文化就是礼乐传承
 
如今,家风家训普遍缺失,搭建一个平台,重拾优良传统作风。宗亲文化平台集“资本 文化 互联网”三位一体,系国内首创。文化为魂,资本为体,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宗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宗亲文化其实就是传承礼乐。礼乐不仅可以在家族中传承,也可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运用互联网手段,助推文化传承和发展。例如,知崇文化讲坛栏目“知崇说”已于近期上线,邀请到多位文化名家,畅谈中国历史,领略古人情怀。
 
宗亲文化——同姓互助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海外宗亲会馆领导对宗亲会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如通过联合扩大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组织。一些宗亲会也依靠雄厚财力新建会馆大厦,成立青年会、妇女会等团体,以吸引年轻的华人后裔参加。当前,由宗亲会牵头的宗亲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许多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陆续回大陆寻根谒祖和敦睦访问,同时支持大陆的公益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地同姓宗亲间的交流、共谋发展,已成为现代宗亲组织活动的内容之一。
 
传统的宗族具有组织、协调、教育和文化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一种以家庭为主、族群为辅的方式,以族规、族约、族歌、祖训等传统宗族资料为基础,以道德人伦为核心,对广大族众进行教育的功能。在中国,农村社区的道德教育历来是由家族来完成的,宗族有自己的传统资料,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以维护其乡间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
 
虽然,传统宗族资料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道德伦常色彩很浓,却也不乏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如“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母,能待妻妾,能教子弟”、“心要平恕,毋怀险谲;事贵含忍,毋轻斗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从、长惠幼顺,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等,这些至今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道德教育资源。
 
宗族的文化功能是一种以传承乡间传统礼俗为特征,以形式多样的宗族活动为载体,唤起广大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的功能。在乡村社区,宗族活动都是传承村落家族文化的有效形式,如舞灯、赛龙舟、祭祖、唱族戏、修族谱祠堂、婚丧嫁娶等。一系列的宗族活动,既满足了族众对文化娱乐的精神需求,又便族众受到了传统礼俗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宗族的内聚力。宗族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括祖先崇拜、宗族感情、宗族观念、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宗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宗族文化所形成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爱家爱乡、寻根拜祖、叶落归根、追远报助合作、人与人和谐相处,把自然看成人类的恩人和朋友等传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宗祖文化:宗祖文化与宗亲文化的区别
 
在宣传宗祖文化的过程中,常常有人把宗祖文化误认为宗亲文化,其实这是两个区别很大的概念。先看一下宗亲文化的含义:河南云谷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星: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言论在说,中国人缺少信仰,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是那些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个姓氏的传承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郑州报业集团投拍这部百集电视系列剧《追根溯源百家姓》以姓氏文化为题材,通过一个个故事,把中国的姓氏文化、宗族文化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传承下去,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听说还要筹建中华姓氏文化产业园,加上这部全球首部百家姓主题电视剧,必将成为全球华人了解中华姓氏起源的窗口,掀起姓氏文化传承的热潮。姓氏文化也是根文化。探寻根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郑州报业集团的做法很有使命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强烈责任感。同时这又是百姓生活,传承生命,寻找连接,有意义,也有趣。——摘自《网易》由此可见,宗亲文化的核心落在姓氏血脉上,重点在亲。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天地君亲师”五大元素组成,其中“亲”就是宗亲文化。和宗亲文化不同,宗祖文化的重点放在土地上,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文化脉络,宗为传承,祖为起源。寻根问祖,问的是发源地在哪里,祖籍是什么地方,所以祖和地方相关。在一个地方,被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政治经济体系,一个以地方特色产品传承为形式的文化传承体系。一种植物为一个地方所特有,是因为这片有着适宜这种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和地质资源。同样一种产品在一个地方被传承成百上千年,也需要当地具备适宜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在宗祖文化体系中,被传承的产品称之为宗祖产品,传承产品的地方称之为宗祖地,传承宗祖产品所形成和具备的文化称之为宗祖文化。宗祖产品,宗祖地和宗祖文化三位一体形成了宗祖文化的基本构架。宗祖产品是宗祖文化的像,宗祖地是宗祖产品和宗祖文化的养育源泉,宗祖文化是宗祖产品的魂。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宗祖产品,同样反映的是当地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所形成的文化,是通过宗祖产品被传承的文化,是被当地人所赞赏传播的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精华所在。从小看,宗祖文化可以仅仅和宗祖产品相关联,是宗祖产品背后的传承掌故。从大看,宗祖文化和宗祖地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和宗祖地百姓成百上千年的生活生产所形成的熟人社会形态相关,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相关,是学习宗祖地文化的“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研究宗祖产品所具有的宗祖文化,可以挖掘出地方传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理念,用这种文化培育宗祖地的其他衍生产品,形成宗祖地新的经济文化体系,对宗祖地的经济发展,推动宗祖地供给侧改革有着现实的意义。宗祖文化不以家族和姓氏传承为主线,而是集中在宗祖地“天、地、人”结合所形成的地域特色文化上,是研究中国地域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在寻找各地传统的文化之根、经济之根和社会之根。宗祖文化是宗祖地落地生根的文化,被宗祖地所有百姓所共有,宗祖产品所反映的是宗祖地文化是一个完整缩影。
 
宗亲文化:民族的文化基点
 
宗族文化可唤起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
 
宗族也称“家族”,系由同一姓氏祖先的后代人组成的群体。从广义来讲,则泛指同一姓氏的人。宗族是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结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共同体。宗族主要以血缘和地域为生存基础,以利益、权利和义务形成成员间的关系,以成文或俗成的制度界定行为的规范,以谱牒、祠堂或礼仪作为存在的表象,以文化和观念维系成员的认同。
 
传统的宗族具有组织、协调、教育和文化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一种以家庭为主、族群为辅的方式,以族规、族约、族歌、祖训等传统宗族资料为基础,以道德人伦为核心,对广大族众进行教育的功能。在中国,农村社区的道德教育历来是由家族来完成的,宗族有自己的传统资料,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以维护其乡间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虽然,传统宗族资料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道德伦常色彩很浓,却也不乏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如“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母,能待妻妾,能教子弟”、“心要平恕,毋怀险谲;事贵含忍,毋轻斗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从、长惠幼顺,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等,这些至今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道德教育资源。
 
  宗族的文化功能是一种以传承乡间传统礼俗为特征,以形式多样的宗族活动为载体,唤起广大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的功能。在乡村社区,宗族活动都是传承村落家族文化的有效形式,如舞灯、赛龙舟、祭祖、唱族戏、修族谱祠堂、婚丧嫁娶等。一系列的宗族活动,既满足了族众对文化娱乐的精神需求,又便族众受到了传统礼俗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宗族的内聚力。宗族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括祖先崇拜、宗族感情、宗族观念、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宗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宗族文化所形成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爱家爱乡、寻根拜祖、叶落归根、追远报助合作、人与人和谐相处,把自然看成人类的恩人和朋友等传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当代宗亲文化复兴现象
 
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些地方的宗族活动逐渐频繁,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影响也愈益增大,乡村宗族活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修谱习俗开始重新流行。重视修谱,亦乃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探索家族文化,既发挥了家庭美德建设的作用,又适应了旅居海外同胞寻根谒祖的要求,并可促进中外科技、文化、经济交流,大有裨时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不过,宗谱的内容和旧式的宗谱已不尽相同,增添了很多新内容,更多地体现了新社会对族人行为规范和对村社和谐生活的要求。上砂宗谱续修中呈现几大新特点:一、更加注重族谱文化与中华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二、注重族谱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三、注重修谱对现今改革开放的现实价值;四、宣扬本宗的伟人和名人;五、号召子辈继承先圣精神风尚;六、倡导格言以明理智。
 
  祠堂的修建是宗族复兴的又一重要标志。祠堂是宗族的标志,自然受到宗族的重视。近代各地宗族的祠堂建筑形式各异,但都体现了礼仪和尊严。主要包括供奉祖先神位的龛室、集聚族众祭祀开会的大厅、接待宾朋、举办各种培训辅导班的两厢和回廊。祠堂的规制视家族人口的众寡和族产的多少而定,因此,宗族规模愈大,祠堂规模也愈大。
 
  加强与世界各地同姓宗亲间的交流、共谋发展,已成为现代宗亲组织活动的内容之一。各宗亲组织热衷参与故乡建设,如村落道路的扩充、校舍的建设、运动场的修建、学校教育基金的创设、经济开发区的设立等。
 
宗亲文化变迁发展,对当今社会仍具重大意义
 
大量的宗族活动并不具备传统宗族所具有的典型组织特征和功能。如今的宗族活动主要表现为修谱和祭祖,而兴建宗祠、购买族地、立族规、行家法、代理行政的活动已不存在。新修的族谱和保留下来的宗祠已经不再具有往日的神圣和权威。修谱、祭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敬宗祭祖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情感和文化上的认同。因此,时下的宗族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文化现象,而不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不是一种政治共同体。
 
  显然,现代宗族已不再具有传统宗族组织的权势,而保留下来的是有益于村社和谐发展的文化因素,也即宗族文化从偏向“管理机构”到偏向“文化意象”的社会功能转变。宗亲间联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宗族文化中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弱化,其文化意象得到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文化遗产:祠堂文化、族谱文化、民间传统习俗活动等;建设村落文明:通过海内外宗亲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各地宗亲组织立足国际视野,汲取先进发展和建设经验,吸收宗亲们的公益捐款和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养;搭建民间外交:同宗同脉,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保持了紧密且亲切的联系,是全球华人四海一家、不容分裂的民间信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文化发展宗旨,把文化发展问题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必将对我国今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宗族文化的演变与继承发扬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俱进、有容乃大的创新品质,以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传承智慧。宗族文化的自我演化过程,是我们未来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构建自强现代和谐文化的重要借鉴。
 
宗亲组织以宗亲为社群的联谊方式,还是人际圈层聚合红利期,只要稍微不错的人在宗族当中振臂一呼,都能团结到宗亲人群,这是一个人际圈层聚合的风口,因为当今的激烈的的竞争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也迫使社会需要抱团发展,还有一些宗亲是因为各种困难需要宗亲会的帮助而投身宗亲组织的,所以真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这个方向着力不失为一个机会,是体现自身价值和使命的一个大舞台。
 
从宗亲中来到宗亲中去才是宗亲组织的发展原则,宗亲需要发展经济,我们就应该想办法组织宗亲发展经济;宗亲需要传承文化,我们就要组织宗亲传承文化;宗亲需要祭奠先祖,我们就要组织宗亲祭奠先祖;宗亲需要共享资源,我们就要提供平台让宗亲共享资源;宗亲需要共享成果,我们就要让宗亲共享成果。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从宗亲中来到宗亲中去这样的原则来创新,一定会受到宗亲的欢迎,一定会赢得宗亲的心,一定会走出一条新时代符合宗亲愿望能够带领宗亲共赴前程的路子来。
 
很多宗亲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产生了安于现状的想法。其实,目前大多数宗亲会的运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借助了一些互联网工具开展宗亲活动,比如微信,QQ等。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宗亲会如果要做大做强,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就要学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用互联网思维来发展经营宗亲事业,为所有宗亲的切身利益着想。
 
为了让宗亲们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四处奔波,开展宗亲的联谊活动。就是为了让我们宗亲会传承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帮助大家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学生,创业者,生意人,企业家都能在我们这个宗亲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让更多的宗亲参与和知晓宗亲会存在的意义。传承我们的中华美德和优良传统。
 
目前我们宗亲文化的积极响应和传播者,大都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我们宗亲会要多关注年轻人,年轻人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对象,通过借助互联网,能扩大和发展宗亲事业的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吸引年轻人,更好的让年轻人接受和参与宗亲事业。而一旦吸引到一部分年轻人参与其中,又能通过他们产生吸纳效应,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宗亲事业,接受宗亲事业,从而真正地实现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我们宗亲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来壮大自己,不但是大势所趋,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今后的工作方向是把更多的宗亲联谊在一起,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平台。使传统宗亲事业走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也能引起更多人对宗亲文化的关注,推进宗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传承。
人的宗族的归属是自然的、不变的、固有的社会归属,而其它的人的社会归属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社会归属,如你可以是江苏省的一员,你也可以迁徙他乡成为其它省份的一员;你可以是工人也可以是农民;你是这个党的党员,也可以是那个党的党员等等。然而,你出生在哪一个姓氏,哪一个家庭则是天生的、不变的、与生俱来不可选择的。由此可见,人的宗族的归属比之其它社会归属要来得重要。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因此,无论社会文明发展到如何高级的地步,人们对于亲族的归属的需求将是永远不变的。
 
宗亲文化与合理的传承建设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抱团起暖的心理下,各地宗亲会纷乱兴起,修家谱、建宗祠、讲孝经、谈国风……这已经不是3年5年的事情,在全国各地报复性地文化追溯成为一种超越文化现象的潮流,包括各地ZF主导的历史名人祭典、海外华人恳亲会、以旅游名义翻新的国学民俗等等,传统文化的统战性,和当先社会建设的文化主向之间,需要合理把握。不能落入凡是传统就好的复古论,也不能陷入完全西化物质化的忘祖陷阱。
 
 一个走上坡路的家族,要组织起家庭会议,尤其是在个人成就、家族认知参差不齐的时候。所谓家庭会议更应该定性为家族会议。
 
我国历史上有传承千年的两大家曲阜孔家龙虎张家,其占国教、圣道的高位自然难易超越。但也不乏超然多朝英挺于世的世家,比如浙江钱学森家族,河南义门陈氏,广东梁启超家族等。当然,我们也会在新近二十年崛起的财富新贵中或多或少发现他们的家族、家庭、亲友乃至地域民风在他们成功路上的烙印。
 
虽然有人说往后将相宁有种乎?但是我们更相信概率学上家风遗传、优秀和阶层传袭的因素大于个人偶然成功的因素。一人之成功不过一代之风云、15年20年而已,家风之传承则是百年波澜,世道不变家风阶层将会是人们立身的根本和起点,而家族存世训道则可能是300年500年乃至千年的智慧护甲。
 
要在一个偶然顿悟的机会里将事业、家风、族风与世道融合,并找到最大公约数,则需要典章建序,多方位的融合家族文化的内核和存身立世的精要。
 
也因此,借鉴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些思维,需要关注:家史、家风、家训、家祭、家业、家世、家谱、家郡、家行、家情、家贤、家法、家规、家国等14个领域,思繁行简,适宜变通。
 
   而当今之世信息爆炸、文明交错,以信奉家国一体的中国人来说,需要更清醒地辨识是非,秉承忠信,善学善存,传习千年道的智慧,光耀当下民族复兴的机遇。人类智慧林林种种,民族风俗、家族密传中值得借鉴且必须正视的应包括:孔子家语、曾国番家书、颜子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幼学琼林等传统儒雅治世风范。也应当合适宜地包含犹太人智慧、哈佛智慧、帝王戒、圣经、道德经、心经等超高智慧结晶,更应该包含爱国、敬业、文明、科学等现代主流价值观。树人百年,树族百代。林林种种是一个体系,必须也必然通过一定的庆典仪式、家族典章、生活杂务自然而化融到相关人等的心田。
 
世有担当者谓之领袖或族老,行有担当者谓之家门荣耀,因此,繁杂的事情由担当者面对,建设、甄选、调整、完善。而营营诸人族亲,沾光者比存仁存义,共建者必敬业修身,后继者必容人敏断,慧识善机,非此,难有百年基业、福祚绵长。
 
  国风家风,上有典章,下有行规,典章得其宗旨,行规量其实务,干练。所以,系统规范之后,对具体、重要、频繁面对的事项要形成简明的口诀式庭训,要建立常态化的族议会和族仪式。有所听有所见,有所行有所思,家国一体,五福齐心。
宗亲文化的定位与维护(家、国、商、政、学、亲)
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是宗族长期演变之后,不仅成为一个同姓的亲属集团,而且还演变成的同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族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所以说,宗族也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1]  
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宗族有三个标志:祠堂、祭祖和族谱 [1]  。
宗族文化中的环境、家风、宗祠、牌坊等元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宗族文化为何具有生命力.
现代社会里宗族仍将继续存在,只是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会慢慢变淡,而它的联谊功能会逐渐扩大,这就是宗亲会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出现的原因。
 
  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法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宗族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对姓氏的重视
 
  全世界独一无二
 
  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有姓,有句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这个“姓”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姓氏其实就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表明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和谁是一群人。
 
  姓字“从女从生”,我们知道最开始的人类社会是母系社会,所以姓氏最开始是从母系社会起源的。姓的主要功能,就是一种区分血缘群体的标志。
 
  据1987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的姓氏约11969个,常用的大概是3050个,其中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等十个大姓,占了我国人口的40%。
 
  中国人对姓氏的重视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其实这种对姓氏的重视,背后就是对于宗族、对于血缘的一种认同。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对宗族或血缘的高度重视,正是中华文化能够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讲一个小故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宇航员叫王赣骏,他祖籍江苏盐城,出生于江西,后随父母去了我国台湾。在他进入太空之前,台北的王氏宗亲会向他提出一个要求,说你作为王姓的后代,能不能把咱们王姓的会标带到太空中去。后来他真的把带有会标的锦旗送上太空,等他成功归来时,宗族破例为他打开了宗祠的中堂,一般来说中堂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或重要的客人到来时才会打开,表示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我们知道,西方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只要有唐人街的地方,几乎都有宗亲会,比如黄氏宗亲会、李氏公所,名称虽然各种各样,但它们都是一个姓氏族亲共同聚会的地方,是一个宗族组织凝聚的所在。
 
  所以,曾经有学者这样来区分美国、中国和印度,说这三个国家或者说民族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国是宗族,印度是种姓,美国是俱乐部。由此可见,宗族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影响和作用之巨大。
 
  “家国同构”
 
  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宗族长期演变之后,它不仅成为一个同姓的亲属集团,而且还演变成了同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比如两个人结婚,除了要去有关部门登记之外,还要去祠堂里敬告祖先,这在过去的乡村社会里,被称为入住权。也就是说,除了取得国家户籍之外,只有当地宗族能够接纳你,成为这个宗族的人,你才可以在这个村落里生活。如果你不是这个宗族的话,你就没有资格参与宗族利润的分割。
 
  过去宗族里对一个犯错的族人最厉害的惩罚是什么?就是开除你的族籍,这也许比开除你的国籍更可怕。因为如果宗族不接纳你,就意味着宗族所有的资产都和你没有关系,而在传统社会里,乡村里的很多田地、山林等资源都是由宗族控制的。
 
  此外,我们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泛家庭主义模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的关系往往是模拟血缘关系运行的。所以,我们称政府的官员为父母官,把师生关系比作家里的父子关系,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泛家庭主义,就是把家庭里的很多行为方式扩大到非家族的组织中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的群体或者不同的组织结构,都会体现家族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他把手下的几个大将都封为义子,其实就是把上下级关系变成了父子关系,让关系更加密切。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是“家国同构”的,也就是说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有共通性。比如,家庭里的子孝、妇从、父慈等家庭关系,其实就是民顺、臣忠、君仁等社会关系的缩影。所以说,传统社会是把它的组织原则贯彻到了每个家庭里去,同时家庭、家族又以血亲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可以说,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
 
  于是,中国的王朝虽然一代代有兴亡,但是国家系统并不会紊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家庭像一个个细胞一样,保存着国家组织存续的原动力,每一个人都从家开始做起,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庭和国家的政治道德合二为一,从而使得中国的王朝体系能够不断得到复兴。所以从整个基层社会来看,宗族是维持基层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
 
  老百姓可以修祠堂修族谱
 
  是从明清开始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族,主要是指明清之后的宗族,之前的宗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秦的时候,宗族是和政治相关的,那时实行宗法制度,也就是大宗和小宗,只有皇帝和贵族才可以有宗族。你在家族中的地位,决定着你在朝廷的地位,大宗可以继承皇位,小宗可以到封国被分封为卿、大夫或士,所以那个时候宗族是典型的上层社会。
 
  到秦汉隋唐,宗族社会开始出现了分裂,由皇权贵族阶层向官僚集团下降。但真正的下沉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宋元之后。到那个时候,老百姓才开始有了宗族的概念。
 
  中国社会从宋代开始转型,因为宋代出现了知识分子向地方上转移,这在历史上有一个术语叫做“仕的地方化”。这个“仕”就是读书人,为什么读书人开始转向地方呢?因为宋代之前读书人比较少,以前的读书人都到了朝廷里去当官。
 
  宋代有了印刷术,读书普及了,所以读书人开始增多,但是官僚机构一直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读书人就没有机会到朝廷里去当官,不得不沉淀到乡村社会或者基层社会里,于是出现了“仕的地方化”。
 
  读书人把重心放到地方上,经营地方,那么他们主要做些什么呢?就是在地方上建立宗族系统。
 
  而宗族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其实是从明清开始的。宗族开始市民化,就是老百姓都可以自己修祠堂、修族谱,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嘉靖皇帝开始的。
 
  嘉靖皇帝的时候曾有过一次大礼仪之争,因为明武宗没有后代,所以立武宗叔父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为帝,称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明世宗想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尊为太上皇,于是和大臣间发生冲突。
 
  大礼仪之争的结果是明世宗追认生父为皇考,而正是从嘉靖年开始,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公开祭祀自己的史祖,可以建自己祖先的祠堂了。宋代的时候,建祠堂必须是官僚家里才可以,老百姓是不能建祠堂的,明清的时候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所有人家都可以建祠堂。
 
  族规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也有救济系统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种制度宗族。也就是说,在明清的时候甚至民国的时候,制度宗族是有约束力的。
 
  制度宗族有先决条件。首先,它是聚集而居的,我们看到宗族势力比较强的地区都是老百姓聚集而居的地区,这些地方很容易形成强族、大族。因此,比起湖边和山林地区,丘陵地区的宗族势力是比较强的,因为它很容易形成一个村落,形成一个聚集的形态,这也就是农耕经济的形态。
 
  其次,它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在维系它的运转。这套系统主要是以族长、族规和祠堂为核心。
 
  从组织结构来说,宗族是由族长、房长以及下面各个分支结构的管理人员组成。族长由公开选举产生,一般为地方上的长老或者权威人士。
 
  祠堂最初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后来渐渐演变成为族长办公的地方。祠堂在乡村社会里,相当于是一个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或者是族人们在一起开会的地方,所以祠堂在整个宗族组织运行中是一个纽带或者说是一个中心的所在地。
 
  宗族有族规,这个族规就是法律。在古代,宗族法也是一种法律,也是国家认同的,所以宗族法可以说是对国家法律的补充。族规是一种全方位的规训,它从行为习惯到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对族人提出了严格的制约。
 
  族规有严厉的处罚措施。一般处罚较轻的,就是罚你请客吃饭,你可以在村子里摆几桌酒席,请全村人吃饭,并在这个聚会上当众作出道歉或自我批评,这种做法是让你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双重惩罚。更严厉一些的处罚,就是让你在祠堂面前下跪,或者把你捆绑起来示众。当然还有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就是在族人面前当众处死,比如沉塘或者活埋,但因为这些做法比较残忍,所以一般不正式写在族规里。
 
  除了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宗族还有一套很有人情味的管理系统,那就是以开办族田、义庄、义学为核心的救济系统。
 
  在传统社会中,国家对地方上的保障其实很弱的,那么社会保障由什么人来做呢?由宗族来做。因为宗族普遍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比如族田,就是由家族里的大官捐出银两买田置地而形成的。族田在广东一带最为兴盛,族田的作用就是从事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或者救济贫困的老人。在古代,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都是由宗族来做的,所以宗族其实承担了很多国家的功能,它有着很温情的一面。
 
  宗族所有的田产也叫义庄,义庄中最有名的当属范氏义庄,也就是范仲淹父子在原籍苏州吴县设立的义庄。因为范仲淹小时候很穷,读书时每日只能以粥果腹,他是靠别人接济才考取功名的,所以他当官之后就捐了很多俸禄买田置地,去接济范氏后人。范氏义庄有八九百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从范式义庄之后,义庄在苏浙这一带特别兴盛。
 
  所谓义学,就像我们现在的助学一样,宗族会资助家族中比较优秀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将来当官之后要反哺乡村、反哺这个家族,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
 
  此外,宗族还有一个以祭祀、族谱和族训为核心的礼仪教化系统。它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经常开展宣讲,这些活动有助于整个家族形成凝聚力。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社会里,宗族才能形成一套能够自我运行的机制,并在基层社会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社会构造与宗族文化有深厚关系,宗族有三个标志:祠堂、祭祖和族谱。
 
  先来说说祠堂和祭祖。
 
  祠堂的修建是宗族组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修祠堂是有条件的。第一,需要有一个管理组织机构,第二,其中必须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要么是当大官的,要么是商人能赚大钱,因为修祠堂需要有号召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
 
  祠堂既有实际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它是道德宣讲的场所,是办公和讨论的地方,也是处理各种家族纠纷的地方。同时,祠堂是一个宗族的实力象征,是宗族的标志。
 
  我们中国人对于祭祀祖先这件事非常重视,因为我们觉得人死了之后他会在另外一个世界活着,并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保佑他的后代。有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这话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就是祖先崇拜。因此,我们中国人都有一种生生不息的观念,就是一定要祭祀祖先。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三种方式:家祭、墓祭和祠祭,其中在祠堂里祭祖是级别最高的。
 
  再来讲讲族谱。族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族谱的名称有很多,比如家谱、房谱、支谱、家乘、同谱、连谱、宗谱等等,在如今的乡村社会里仍能看到族谱,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
 
  关于族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谁来修谱,第二个是为什么修谱。
 
  修谱一般有两个体例,一个是欧体,一个是苏体。欧体是欧阳修创立的,他是用图的方式修谱,适合于房份较多、人口较多的情况;苏体则是苏洵创立的,它的原则是“一辈一辈”写,适合于房份不多、人口较少的情况。因为两种体例各有各的优劣点,所以修谱时常常把两种体例结合在一起。
 
  那么谁来修谱呢?古代的时候,修谱是有一套程序的,宗族会专门建立一个谱局。这个谱局或者修谱委员会,一般由族长或者房长以及宗族里的长老们来担任,他们都是宗族里有话语权的人。那么现在乡村里修谱的主力是些什么人呢?一般是乡村里的退休教师、医生或者干部。
 
  修谱是为了什么?修谱到底有什么用?古代修纂族谱,就像是签订了一个契约一样,它的作用其实是确立一个人的身份。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总是会归属某一群人,首先要明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将到哪里去,所以族谱的编纂过程就是确认一个人身份的过程,它建立了一个社会秩序,明确你是和哪一类人构成了一个群体。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修谱是为了保留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记录,族谱则是保留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家谱现在成了研究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史的一个重要资料。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今有些人在网上建立祠堂和修订族谱,这说明新形势下宗族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么到了现代社会,宗族到底还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现代社会里宗族仍将继续存在,只是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会慢慢变淡,而它的联谊功能会逐渐扩大,这就是宗亲会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出现的原因。
 
  从这个新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法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所以说,宗族也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从大福利视角看,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体系主要由宗族救助、宗族养老、宗族教育和宗族医疗构成。
一、宗族救助
 
  宗族救助是指同一宗族成员之间在日常基本生活方面的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宗族救助源远流长,是传统宗族福利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福利保障形式,是不同历史时期宗族福利中共有的公共项目。由于宗族救助在宗族福利中的基础性地位,宗族救助在宗族福利研究中得到高度重视,有的研究者甚至把宗族救助等同于传统宗族福利。宗族救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宗族公产为族人提供的制度化救助,主要包括衣食、嫁娶、生育、丧葬、养老、幼孤、寡妇、废疾、习艺、灾病等项目;第二个层次是宗族内部不同家庭之间的临时性互助;第三个层次是比较富裕的族人自愿捐助其他族人。宗族救助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最重要的宗族救助有三种:一是贫困救助。贫困救助是宗族救助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通过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以维持和保障贫困族人的最低生活。先秦时期,“赈济贫穷族人”已成为宗族救助的首要任务。④三国时期,宗族成员中的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要么由富宗分钱谷给贫宗以解决生活困难,要么由宗族官僚分俸禄给宗族成员。⑤汉代的宗族救助物品主要是钱粮、布帛等基本生活资料,以保障贫困族人的基本生存需要。⑥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贫困救助成为民间救济的主要力量;富宗使用俸禄资财帮助贫宗,如荀彧和荀攸“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⑦北朝时期的家族赈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平时对族中孤弱和单寒亲友的救恤,二为战乱和凶荒之年富者对贫者的存恤。⑧明清时期,徽州宗族通过设置义田、义仓、学田、义屋、义冢等途径开展宗族内部救济,帮助贫困族人渡过难关。⑨二是灾荒救助。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宗族内部的灾荒救助尤为经常。在汉代,宗族成为灾荒之年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如章帝建初年间,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朱)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汝南平舆人寥扶,“逆知岁荒,乃聚谷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⑩唐代提倡和鼓励分灾恤患,视亲里相恤为美德和责任,宗族散施财物互助,大族赈济乡里的事迹在史书中不乏记载。(11)三是残障救助。残疾人群体的存在是历朝历代的普遍现象,《周礼》的“保息六政”中已提出“宽疾”即残疾人保障问题。由于国家主要救助无依无靠和生活无着的残疾人,大量虽有亲属可依但生活贫困的残疾人仍然难以或不能得到国家救济,宗族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这部分残疾人的救助责任(12)。北宋范氏义庄产生后,宗族义庄逐步关注族内残疾人救助问题;从明代开始,残疾人救助逐渐被凸显出来;到了清代,对残疾人的照顾成为义庄“赡族”的一个专门举措,清代各地区宗族的族规和义庄章程中大都具有照顾关怀同族残疾成员的规定。(13)如苏州长洲县潘氏《荥阳义庄规条》(嘉庆十四年)规定:“族之贫乏废疾无人养恤者,凭本房司事报庄给票,十六岁以内者,照幼孤例支给,十七岁至六十岁,日给五合,六十一岁后,照前规递加。”(14)又如清朝光绪年间的苏州葑门陆氏《赡族规条》中规定:“凡废疾无人养恤者,十六岁以内照幼孤例,十七岁至六十岁每月给米一斗二升,六十以上照年老例递加。”(15)
 
  宗族救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历代王朝国家的政府救助相比,它在救助的直接性、效率性、广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封建宗族制度不复存在,但源于宗族救助传统的家族互助在农村地区仍发挥着作用。
二、宗族养老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宗族养老是传统宗族福利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既跟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宣称“以孝治天下”,并以国家名义制定和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养老礼仪、法令和制度有关,(16)更是几千年来宗族(家族、家庭)养老实践的产物。传统宗族养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宗族制定赡养老人的族规,对族人进行孝道教育,规范族人赡养父母的行为。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宗族(家庭)养老是实践孝道的根本途径。许多宗族组织在制定族规家法时,都对如何遵守孝道作了详细规定。徐梓从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范中选择了142种家范进行条款归纳分析,发现敬祖孝亲类的条目最多,共409条,约占整个条目总数1896条的21.5%。(17)肖群忠认为:“孝是维护宗族与家族主义的首要观念与规范,对祖宗之尊重,对父母之赡养,均有利于宗族与家族的稳定和谐。”(18)二是宗族组织为族内贫困无依老人提供生活资料保障。宋代以后,随着族田义庄制的产生和发展,一些族产丰厚的宗族直接为贫老无依的族人提供粮食资助。如清朝光绪年间,苏州葑门陆氏《赡族规条》规定:“凡贫老无依不能自养者,无论男女,五十一岁为始,每月给米一斗二升,六十以上每月给米一斗五升,七十以上每月给米二斗,八十以上每月给米二斗四升,九十以上每月给米二斗八升,百岁建坊,贺仪七十串制钱一百两,以申敬老之意。”(19)又如道光十七年,苏州潘氏《松鳞庄赡族规条》中规定:“凡贫老无依者,无论男女,自五十一岁为始,每月给米一斗五升,六十以上给二斗,七十以上给二斗四升,八十以上给二斗八升,九十以上给三斗。”(20)三是宗族内部不同家庭之间互助养老。宋代开始,传统家族制度发生转型,由门第等级性宗法宗族制向庶民类型宗法宗族制过渡。(21)宋代以后的家族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个体小家庭组成的聚族而居的宗族(家族),另一种是累世同居共财的大家庭。(22)在第一种宗族组织中,鳏寡孤独老人的赡养,主要通过“过继”子女、侄辈负担等互助形式赡养。在第二种宗族组织中,累世同居,财产共有,同爨合食,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宗族组织为族内的贫困家庭提供丧葬支持。按照孝道文化的要求,尊老敬老既要“事生”也要“事死”(送终)。中国传统丧葬制度始于夏商时期,同一宗族的成员都有“相葬”和“死相哀痛”的义务,如果家庭困难无力丧葬的,同族之间还有相互帮扶理丧的责任。(23)据《四民月令,十月》记载:“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兴举之。”(24)清朝光绪年间,苏州葑门陆氏《赡族规条》中也有类似规定:“族中力不能丧葬者,均宜酌济。无论男妇,遇有死亡,报明庄内,无力成殓者,贴七十串制钱捌两;无力安葬者,贴七十串制钱捌两。”(25)
 
  宗族(家庭)养老在中国传统养老中占有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养老文化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福利文化。传统宗族(家庭)养老特别重视和强调养老过程中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这是中国养老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养老保障中应继续提倡、继承和发扬,实现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的有机统一。
 
三、宗族教育
 
  宗族教育是指宗族组织为培养族内子弟,利用公共族产举办的宗族义学。从福利分层的角度看,如果说宗族救助属于补救性福利的话,那么,宗族教育则属于强盛宗族的发展性福利,因此,宗族教育属于传统宗族福利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宗族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宋代以前、宋元明、清代三个时期(26):宋代之前,宗族办学还是个别现象,典型事例有北魏义阳王的学馆和唐代陈氏的书堂和书屋,但二者属于贵族和著名义门,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宋元明时期的宗族义学以宋代范氏义学为起点,宗族义学成为宗族制度的一部分存在,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区,在元明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清朝时期,宗族义学得到迅速发展,宗族学校在数量上和地区分布上均比宋元明时期有了很大发展,江浙两省宗族学校最为集中,占当时宗族学校总数的近一半。
 
  宋代以来至清代的宗族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宗族教育的机构。承担宗族教育的机构是宗族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于宗族资产,一般从专门的学田收入或族田收入中提供。宗族学校一般设置在宗祠或义庄内,具体称呼不一,有义学、家塾、义塾、书塾、书室、祠塾、学堂等,比较普遍的名称是义学、家塾、义塾。(27)二是宗族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宗族学校明确规定只接受本族子弟入学。如清代厦门许氏“立家塾,置书田,俾族中子弟诵读其中”;江苏昭文俞氏“设义塾以课本族子弟”;湖南陈氏义学族中子弟皆可入学,但“外姓不得与入”。也有一些宗族学校兼收乡里外姓子弟,但需经过甄别和允许。如浙江瑞安孙氏祠塾规定,除“各房子弟均听入学”外,“塾中得许外人附读,亦可由先生携带生徒,但人数宜斟酌限制,且须先经甄别,合选方许入学”。(28)三是宗族教育的内容。不同宗族有所差异,总体上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伦理道德教化是所有宗族学校的共性内容,重在培养宗族子弟的良好品行。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识字习字、熟读经书古文等;在科举制度兴起后,文化知识教育以科举考试内容为核心。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有的宗族侧重农业生产技能,有的宗族侧重手工业生产技能,有的宗族还特别重视商业教育。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宗族教育中,增加了商业知识和商业技能教育的内容。四是宗族教育的教材。宗族学校使用的教材有四类(29):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如《三字经》、《二十四孝》;诗歌类的,如《神童诗》、《千家诗》;伦理书,如《性理字训》、《小学》、《家礼》、《弟子规》、《治家格言》等;科举取士的标准书,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及儒家诸经。五是宗族助学奖学。有的宗族除免收学费外,还为学生提供免费住宿、伙食、文具,如浙江嘉兴姚氏《义庄赡族规条》规定:“塾中子弟所有伙食以及纸墨笔砚书籍等项,均由庄置办外,东塾该经费,每月给钱二百文,作文者三百文;西塾子弟每月给钱一百六十文。”(30)有的宗族为远离族塾的子弟提供助学费用,如苏州彭氏《庄规》规定:“凡距庄较远之无力读书子弟,初识字读四书,每节助钱一千文,能诵经书,每节助钱一千五百文,开笔作文至二十四岁止,每节助钱二千文,均由司事支总查明,令择师附学。”(31)各宗族均有赞助和资助参加科举考试费用的规定,区别在于数额和范围有所不同,有的宗族还为科举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本族子弟发奖。如苏州彭氏《庄规》规定:“县府试正场助五百文,每覆一次及考性理三百文……入泮贺四千文,乡试助十千文,中式贺十千文;解元倍贺;会试助三十千文,中式贺二十千文,会元倍贺;状头两倍贺,榜眼、探花、传胪倍贺。”(32)中国古代教育包括官学和私学两个系列,宗族教育属于私学的范畴。尽管宗族教育中存在不少封建性质的消极因素,但宗族教育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宗族医疗
 
  宗族医疗是指宗族组织为宗族成员提供看病治病服务,保障宗族成员的身体健康。相对于宗族救助、宗族养老和宗族教育,宗族医疗在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中确实少见。从笔者收集的相关研究文献看,宗族医疗保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培养服务宗族成员的医学人才。制定于唐大顺元年的《江州陈氏义门家法》中,记录了宗族选择和培养医学人才的意义和标准:“立二人学医,以备老少疾病,须择谙识药性方术者。药材之资,取给主事之人。”(33)明清时期徽州休宁泰塘程氏宗族规约中提出:“择子弟一人为医,以治举族之治”。二是为宗族成员提供治病的经济资助。如明代江苏金匮《胶东安氏家乘》万历时所定《赡族条件》中规定:“族人有卧病、危迫贫不能自医药者,其近属为之延医诊视、助医药之费,或遇火遇盗不测之祸,量行周恤,大率银不得过一两,米不得过二石。”(34)三是建立独立的宗族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独立的宗族医疗卫生体系的情况非常少见,明清时期的徽州宗族社会中曾经存在过。徽州宗族社会形成于宋元时代,明清时期的徽州宗族社会非常重视宗族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宗族医疗保障。徽州宗族医疗卫生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35):①建立“族医”体制。“族医”包括三类:医术一般的专职族医,医术高明的本族名医,以及存在亲缘关系的外族医生,“族医”体制的建立为全体宗族成员提供了医疗人才支持。②建立宗族医疗保障机制。通过宗族救助、宗族互助和义诊施药等方式,保障族内患病者的基本生活和有效医治。③建立疾病预防机制。为了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的产生与传播,徽州的宗族组织通过联合接种、改变陋习等多种措施,保护有利于族人身体健康的住房环境、水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在明清数百年间,徽州地区的宗族医疗卫生体系既是徽州宗族生命延续与身体健康的坚强保障,也是徽商辉煌、宗族发达与文化昌盛的重要基石。此外,宗族医疗与“祖传世医”和“祖传秘方”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虽然“祖传世医”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宗族或家族成员,但它首先产生于宗族之中。林光祺使用“家族医疗空间”概括了“祖传世医”的封闭性,由于“祖传秘方”严格遵循“传男不传女”的单系路线,医疗技术在家族内实行世代相传的“技术保密制度”,导致大量医疗技术成果失传。(36)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历代王朝也设有专门的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日常医疗和疫病防治为平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37)。但是,官方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传统社会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宗族医疗为保障普通百姓的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自然经济和农耕社会时代,由宗族救济、宗族养老、宗族教育和宗族医疗构成的传统宗族福利体系,在弥补国家福利不足、保障宗族成员生活、维护宗族内部团结、促进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所说: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同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就是一个很有效力的“保险公司”。(38)在传统宗族福利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视血缘关系网络支持的福利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家族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完整意义上的宗族福利体系已不复存在,传统宗族福利的功能随之减弱。但是,在民间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视血缘关系网络支持的福利文化传统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加大社会福利投入,出台社会福利新政,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体系过程中,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批判继承中华民族的福利文化传统;既要强调和凸显国家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要责任,也要尊重和发挥传统宗族(家族)福利支持网的作用。
宗族伦理认为宗族成员
出自共同的祖先,同气连枝,应该互敬互爱、喜庆相贺、忧戚相吊、疾病相问、贫富相济。 传统宗族还通过祭祖、团拜、合食、义仓、义学等制度来凝聚人心,救济困难族人。 这些活动对于构建良好的地方文化生态、增进社区认同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从海外归来寻根问祖的华侨、华人慷慨解囊,进行投资和捐助,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再次, 当代宗族伦理有利于农村基层治。
一、什么是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且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于字里行间,有的则铭刻在人们心间。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与儒学、礼教文化相得益彰,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行,宗族文化与宗亲会组织日渐活跃起来。从当前全国的形势看,在振兴“国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而实现“中国梦”,宗族文化和宗亲会组织活动在南方方兴未艾,其发展势头如火如荼进行中。
 
二、如何认识宗族文化(宗族即氏族)
 
要研究认识宗亲会组织,必须先了解宗族文化,因为宗亲会组织建立在氏族文化的基础上,没有氏族文化,就没有宗亲会组织。 氏族文化是对一个家族(宗族或族群)人口世系、生存状态、生活情景的反映。氏族文化根于血缘,而后定姓氏,而后修家谱,而后建祠堂,而后建立宗亲会,而后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氏族文化源于人种遗传自然科学,扩展到人事活动等社会科学。氏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不可分割,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氏族文化张扬的思想、观念,与中华主干文化张扬的思想、观念完全一致。氏族文化是中华主干文化的积极实践。从氏族文化与宗亲会活动的特征看,其文化的核心是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氏族的凝聚、团结是一个国家全民族凝聚、团结的基础,而全民族的凝聚、团结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讲,氏族文化和宗亲会的诞生是合理的必然。
 
氏族文化源远流长,浩瀚磅礴,影响深远,其价值观已深深扎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肉,无法割舍。由氏族文化产形成的精神“气场”(如亲人凝聚,搞各类活动,畅叙亲情,修家谱,建祠堂,互相帮助,发展事业等),已经形成人们十分重要精神归属和精神家园。如果从伏羲给人们定姓算起,姓氏文化诞生近一万年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的氏族文化浩如烟海,仅是家谱著作,就成为了中国历史著作的三大支柱之一。从氏族文化内容看,尽管庞杂,但是其基本精神属于中华文化主流——儒学的范畴,质地纯粹而优良。远鬼神,弃 邪说,其哲学思想源追伏羲、下承黄帝、周文王和孔子尊崇的“自然”思想哲学观念,这点特别难能可贵。家谱里的家规、族训亦充分体现了儒家之道,重人格道德建设,宣扬忠孝、亲爱、和睦、团结,宣扬诚实守信,宣扬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起到教育后昆之作用,家谱是家庭、家风教育的精神文化宝典。在中华民族遭遇道德、诚信危机的现实背景下,兴修家谱无疑具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把家庭、家风教育搞好了,就会减少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发生。
 
三、 如何认识宗亲会组织及活动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宗亲会一般组织、牵头本族宗亲联谊,互通信息,增进亲情,修家谱、建祠堂、祭祀祖先、调解纠纷、帮贫济困、传播本族及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等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有少数的宗亲会号召和组织宗亲共同投资,发展经济,或利用宗亲关系推销商品。 总的看来,不论是过去或现在,宗亲会活动的主流是健康的。一个组织的合理性,不是看他产生在什么时代,关键是看它的内容。只要内容是健康的,对社会建设有益的,例如家谱对个体生命遗传的记载,教育做人基本准则,祭祀祖先,尊老爱幼,这些文化活动是千古不变的。无论社会制度怎么变化,都少不了这些活动。因而宗亲会的基本活动,具有永恒的价值品质。意义既重要而又深远的。
 
把宗亲会利用起来,有以下可取之处:
 
第一、 为普通老百姓营造精神家园,使之思想、灵魂有所寄托。从而避免精神空虚的人们去信仰各种邪教。宗亲会会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使普通老百姓有了活动空间,精神有了寄托,可以相信,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绝大多数老百姓就不会去参加各类邪教和神教。 第二、 氏族文化的传播及宗亲活动有益于巩固中华文化最底层阵地,爱国、爱家、爱族。要继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仅靠精英阶层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中华文化不中断,文明绵绵远绪,必须依赖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继承与弘扬,以达中华文化各种优秀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深入到血肉、骨髓,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第三、宗亲会活动有助于优良家风的建设。家族宗亲会,家风教育是会议的重要内容,多是具体阐述如何建设家风,要求各个家庭做到父慈子孝,勤俭持家,友好邻里,互帮互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健康的和值得肯定的。 第四、县级以下宗亲会有益于协助地方政府调解民间纠纷、融化社会矛盾。
 
四、 关于宗亲会的概念阐释
 
宗亲会的内涵可以这样界定: 宗亲会是一个以姓氏或宗族组建的为本族进行文化和经济服务的家族式社会组织。其任务是组织族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其目标是推进本家族和全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
 
五、宗亲会的利与弊古人云: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说文化不可能不溯源流,论血缘不可能不追根底。不论哪个姓氏的宗亲会,其活动都属于氏族文化活动的范畴。而重视“根”文化,可以说是氏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其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敬宗祭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按照政策和法规调解宗族内部及本族人员和外部的一般性纠纷,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本族人员发生的较大治安案件和其他重大民事案件,鼓励支持本族企业家开展支持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建设。 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宗亲会或一些利用宗族势力容易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重点部位是防止宗亲会组织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例如搞非法集资等。应将这些注意事项写入指导性意见,并要求各级各地宗亲会组织的章程里应写入防止这些不良行为出现的具体规定。

在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做宗亲文化?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中记录先祖,血亲源流,形式寻根的重要依据,家谱的存在让家族成为纽带成为羁绊。但在我国历史上某个特殊时期,除四害破四旧,家谱毁了,祠堂、寺庙也砸了,认为这些都是封建思想。近七十年过去了,三四代人的时间了,现在的年轻人还知道家谱吗!还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吗?是否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出自何方,祖先是如何繁衍生息,如何造就了我们姓氏的现状。所以很多人在进行寻根问祖,追流溯源,并积极发扬姓氏文化,宗亲文化。
 
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进程发展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中国人在丢失中国文化,中国人缺少信仰,当今外来文化对中国进行在进行猛烈冲击的同时,是否能深刻的思考。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中国先贤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
所以说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个姓氏的传承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姓氏文化也是根文化,探寻根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后裔的我们又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好事,为族亲做点什么贡献吗?
所以发扬宗亲文化,也是发扬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传播。同时这又是百姓生活,传承生命,寻找连接,有意义,更有趣。每个中国人,每个姓氏都需要,在这个互联网的好时代,用互联网+宗亲搭建一个好平台,让宗亲们可以互动互助,了解宗亲文化,共同发扬传播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那么如何去认可一个宗亲组织呢?
一、是否在政府机构注册或在当地宗亲代表大会投票通过,达到了合情合法性;
二、是否进行宗祠文化建设或进行寻根谒祖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文化研究,信息交流,修纂宗谱,寻根问祖活动;
三、是否在当地宗族进行了奖学助学活动、敬老爱族等公益性事业发展;
四、是否以“宗族文化”为内涵进行了凝聚全族人为目标方向,达到弘扬宗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振兴本族的声望,形成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精神群体,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和睦、有亲和力的宗族典范;
五、是否加强了族人的交流、增进亲情、友情以及扩大与各地宗亲联系,促进团结、文明为己任,为各地宗亲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六、族内扶贫济困、奖教助学、鼓励孝行义举、慰问寿星、挖掘整理家族文化等
 
传承宗亲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从古至今的社会构造都与宗亲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所以说宗族也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宗族有三个标志:祠堂,祭祖,和族谱。随时代的发展,国家也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复新,宗亲文化也是中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之一,所以近几年全国各大姓氏也兴起了各种型式的宗亲活动。
宗亲文化是我们的老祖宗教导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可是心灵越来越空虚了,银行的存款多了,道德却少了,住房越来越大了,破碎的家庭却越来越好了,朋友越来越多了,亲情越来越淡了,我感慨世风日下。
 
追究根源是传统文化的丢失,传统文化讲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有人常把忘记这八德的人称之为“忘本”,仁义礼智信,温顺恭俭良,这些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言论在说,我们缺少信仰,西方国家信仰上帝,信仰耶稣,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信仰那些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个姓氏的传承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姓氏文化是文化的根,探寻根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同时这又是百姓生活,传承生命,追宗溯源。正是由于我中华上千姓氏传承文化才组成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正是无数的先贤在潜意识地引领着我们不忘本,引领着我们不前进。人到中年以后对宗亲文化的追溯感觉会更加强烈。
 
有了宗亲文化的凝聚,我们的沟通成本会降低,沟通时间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增加,所以发扬宗亲文化,也是发扬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传播,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让我中华儿女情更深意更浓。社会更和谐,增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更进一步扩大到族姓之的团结,让整个国家各民族大团结,也是让国家真正强盛的精神保障。
 
宗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宗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因各宗亲组织都是民间组织,没有多少约束力,宗亲工作者不单只有热心,而要有耐心,衡心,爱心,更要有包容之心,宗亲文化不只是社会精英的文化,是整个家族成员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参与、共同享受、共同拥有的文化。宏扬宗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
 
为什么说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谈到历史文化反思的时候我们要指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一些被破坏的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并且予以弘扬,其中之一就是家族文化。而且我们特别要指出,家族、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因为很明显,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的文化。这就是说,家政是国政的基础,国政是家政的延伸与扩展。家政是缩小了的国政,国政则是放大了的家政。儒家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并且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这种家族文化可以说,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从1949年以后这种文化却被当作是封建宗族制遭到彻底破坏,一直到今天都难以恢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复兴作了许多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不断地恢复从1949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文革中被破坏的中华文化。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却发现,中华文化的根本部分,即家族文化从1949年以后被破坏之后这时是难以恢复了。除了家族、宗族文化以用所产生的家法、宗法等。还有许多的文化如地主、乡绅文化等,在中华文化中可以说,都是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事实上破坏家族、宗族文化,以及地主、乡绅文化等,对中国社会产生着许多消极的影响。这里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一些说明。
 
我们为什么说这些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呢?就在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文化始终是将家政与国政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儒家那里正如我们所指出的,体现出了家政与国政的合一,家政是缩小了的国政,国政则放大了的家政。《三字经》中其中谈到:“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还有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这些就是家政与国政的统一,在家政与国政的合一方面充分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家政搞的很好,千千万万的家庭其家政都搞得很好,那么便可以说,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政是好的国政。因此,好的国政要从好的家政开始。然而,在家庭与国家之间又有着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家族、宗族。1949年以前的几千年中,家族、宗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家族、宗族替政府分担了许多事,这时使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更多的国家大事。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大段地引用我所著的《复兴国学的孙文学说》中,孙中山对家族、宗族问题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复兴国学的孙文学说》我是这样写的:
 
如何恢复民族主义呢?在孙中山看来,其中之一就是要恢复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孙中山认为,这就是在家族、宗族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到民族、国族的大团结。这里我们顺便指出,长期以来,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把家族、宗族势力说成是落后、愚昧。共产党执政之后其中之一,就是对家族、宗族势力予以严厉打击。然而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却认为这是中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认为,在家族、宗族这个基础上,可以延伸和扩展成为民族主义、国族主义。谈孙中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并且进行认真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孙中山实际上继承和发扬的正是儒家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这样的思想。
 
事实上孙中山就是这样论述的,他首先从家族谈起,认为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可以将其扩展成为民族主义、国族主义。孙中山说:
 
外国人常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中国人对于国家观念,本是一片散沙,本没有民族团体。但是除了民族团体之外,有没有别的团体呢?我从前说过了,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譬如中国人在路上遇见了,交谈之后,请问贵姓大名,只要彼此知道是同宗,便非常亲热,便认为同姓的叔伯兄弟。由这种好观念推广出去,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我们失去了的民族主义要想恢复起来,便要有团体,要有很大的团体。我们要结成大团体,便先要有小基础,彼此联合起来,才容易做成功。我们中国可以利用的小基础,就是宗族团体。此外还有家乡基础,中国人的家乡观念也是很深的。如果是同省同县同乡村的人,总是特别容易联络。依我看起来,若是拿这两种好观念做基础,很可以把全国的人都联络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便先要大家去做。中国人照此做去,恢复民族主义比较外国是容易得多。因为外国是以个人为单位,他们的法律,对于父子、兄弟、姊妹、夫妇各个人的权利都是单独保护的。打起官司来,不问家族的情形是怎么样,只问个人的是非是怎么样。再由个人放大便是国家,在个人和国家的中间,再没有很坚固很普遍的中间社会。所以说,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外国不如中国。因为中国个人之外注重家族,有了什么事便要问家长。(见《复兴国学的孙文学说》)
 
这就是孙中山对中国的家庭、家族和宗族问题进行的具体分析。并且认为,这就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基础。
 
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在中国,从个人到家庭,家庭到家族,再到宗族,最后到国家,是一种很好的国民和国家的关系。他认为,这种组织一级一级地放大,是有条不紊的、大小结构的关系,并且非常实在。孙中山特别指出:修谱续谱哪家强,家谱国际修谱王。
 
各族中总有连带的关系,譬如各姓修家谱,常由祖宗几十代推到从前几百代,追求到几千年以前。先祖的姓氏,多半是由于别姓改成的,考求最古的姓是很少的。像这样宗族中的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了几千年,牢不可破。在外国人看来,或者以为没有用处,但是敬宗收族的观念入了中国人的脑,有了几千年,牢不可破。在外国人看起来,或者以为没有用处,但是敬宗怀族的观念入了中国人的脑,有了几千年。国亡他可以不管,以为人人做皇帝,他总是一样纳粮;若说到灭族,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绝,不由得不拚命奋斗。
 
孙中山特别以福建、广东姓氏宗族械斗的事例来说明。
 
他说,在福建、广东(实际上全国各省都是这样),往往是由于这一姓对于另一姓在名分上,或者一些小事情上引起了矛盾。这时却不惜牺牲无数金钱和生命,为自己这个姓争一口气。孙中山指出,这种行为虽然野蛮,但其精神却是可取的。
 
如何发扬这种精神呢?孙中山说,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使他们知道目前的中国受列强的压迫,中华民族有可能灭亡。并且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民族灭亡了,家族也就不能存在了。他以中国原来的土人苗、傜等族为例,指出今天这些民族已经是极少数人了。如果他们认识到外国对中华民族的欺侮,并且要亡中华民族,那么这些家族、宗族之间就会形成为一种合力,抵抗外国。这时我们中华民族才不会灭亡。他说,中国土人苗、瑶等族今天人数极少,对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孙中山的论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这里特别使我们认识到,孙中山谈的从个人到家庭、家族、宗族,再到国族,实际上就是对儒家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这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里孙中山将家庭扩展到了宗族,但宗族的基础还是个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将个人作为家庭的基础,家庭是家族的基础,家族是宗族的基础,最后表现出宗族是国族的直接基础。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实际上就是认为,只有将若干的家庭联合成家族,再将许多的家族联合成宗族,然后以宗族作为直接的基础,联合成为中华民族这个国族,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抵御外敌的入侵。修谱续谱哪家强,家谱国际修谱王。这里孙中山特别强调儒家对这个问题的论述,这就是要联合成为一个中华民族,要从许多同姓宗族开始,然后这些同姓宗族再联合。这就是家政与国政的统一。因此可以说,这正是中国国学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孙中山的思想充分体现出对国学的复兴。因此是十分有意义的。
 
 
 
谈到这个问题后我们不妨将家族、宗族文化同地主、乡绅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说,在一个家族、宗族中,有穷人,也有富人。这就是地主和穷人的关系。但在一个家族、宗族中,却可以通过族长的威信调解着贫富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矛盾不会激发。这时,使政府省了许多的事。因为国家作为阶级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调解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个家族、宗族中,家族会、宗族会能调解内部穷人和富人的关系,政府也就不要在这些方面操心了。千千万万的家族、宗族内部的矛盾解决了,达到了和谐,这个国家从根本上讲,就实现了和谐。还有就是我们已经谈过的地主和佃农的关系上。秦统一全国后,打破了过去的封建制,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建立的是集权制度。政治上虽然专制,但经济上则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体现在无论是地主(我们把自耕农也称为地主,只不过是土地很少,但却有土地),还是佃农,或者是大地主,还是如同自耕农那样的小地主,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关系,即大、中、小地主,佃农始终存在。然而,什么人成为大、中、小地主,或者是佃农,则是变化的,这就是在竞争中实现。当这些关系变化后,他们之间出现矛盾,并且激烈化是必然的。作为政府来说,其职责之一就是要调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然而,当家族、宗族的存在,却可以由家族、宗族内部对这些矛盾进行调解,使政府在这方面减轻了负担。因此,这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文化。
 
但是,1949年以后却把这种文化破坏了,什么地主、乡绅,家族、宗族等,都被说成是封建制度而将其消灭。可以说,这种文化正是在儒家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49年以后对这种文化的破坏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破坏作用。文革结束后,虽然我们在恢复和发展中华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仅仅是从理论上来恢复,而这种最根本的家族、宗族、家法、宗法、地主、乡绅等文化却不能恢复,从而对中华文化的复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要说明的是,这种家政与国政合一的地主、乡绅、家族、宗族、家法、宗法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定要予以肯定。并且可以说,要复兴中华文化,这些正是复兴的关键部分

区域宗亲会的组建
 
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管理才能、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家族情怀的人。
 
宗旨:姓氏资料挖掘与保护、修谱建祠修祖坟传承孝爱文化。
 
前期准备:走访各支系宗亲,建立各支系负责人通讯录,走访企业家、退休干部及教师咨询成立宗亲组织的意见,有家族情怀的人不光建立通讯录,同时建立微信群,申请微信公众号传播家族文化凝聚族人。
 
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宗亲会的相关规章制度。
 
正名:以县级研究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注册。
 
职能:祭祀、族务庆典、奖教助学、家族公益、敬老爱幼。
 
组织架构:宗亲会下设顾问团队、谱牒研究会、有能力的家族可设企业家协会。一些威望高做事公正的退休教师干部、老族长户长、辈分高年龄大的族人列入顾问团队,授予顾问头衔(注意控制规模);财力雄厚又愿意为家族做贡献的族人视情况分别授予名誉会长、副会长;各支系负责人位列副会长,选拔能力出众者做常务会长、秘书长,各支系视支系人口大小至少选一人进入理事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资金管理:印鉴、账户、密码器分开管理。
 
理事会选举:可以以多种形式相结合,如各支系负责人指派,也可以通过支系负责人提名,由顾问者团队进行投票,差额选举。理事会一届两年或者三年。每届选举更换一定比例的理事,吸纳思想先进、熟练操作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理事可以有会长、秘书长等兼职。
 
顾问者团队管理:原则是顾问者团队非对家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重大疾病或者逝世否则终身担任。
 
监督:会长统筹宗亲组织的发展,副会长对会长负责,政策执行负责,理事会和顾问者团队对领导班子进行监督,有权解除会长的职位,定时审计收支状况。
 
宗亲会造血:宗亲组织如果不能自我造血全靠捐赠等,最终会沦落到举步维艰的地部。宗亲组织可以成立相关的公司开展商业活动,扣除成本及人工费用,利润的用于家族各项活动的开展。
 
浅论宗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祖宗崇拜、宗族感情、宗族观念、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统称为宗族文化。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它作为中国农村代际传承的精神纽带,之所以长期存在,其中有着其合理的积极的元素,因而成为中国社会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固有成分,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具有不竭的生命力。“笃宗族以昭雍睦”,为的是就希望能协调宗族关系,维护宗族内部的和谐,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来联络、维护和稳定族人间的感情。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宗族文化不可避免地有带有明显的经济求利目的,个别人打着宗族文化的旗号,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在网络上,在宗族社会里引起极坏的影响。我们以为,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经济如何发达,只要把握住下述几点,宗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就不会偏差,姓氏的良好形象就不会改变。
一、凸显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依靠人们的内在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维系,以善恶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把道德分为公德与私德。他认为,“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与此相对,“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于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正直、勇敢等叫公德”。福泽谕吉认为私德是一种被动的道德 ,公德是一种主动的道德,用私德教化人是未开化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社会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仅靠私德已经难以调整和规范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因此,社会公德是在公共生活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全民性的道德,它为社会的全体所承认,并为绝大多数人所拥护和遵守。任何社会公德都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它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所服务的对象都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而发生变化。社会公德对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公德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二、践行感恩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厚重的感恩文化传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感恩是一种传统的文明,是一种优秀的品德,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才能学会包容,赢得友谊,赢得真爱;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唯有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会变得更加亲切,更加和谐。在宗族的活动、交往中,应大力提倡用感恩的心来融化自私与冷漠,培养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要学会感激周围的人和事,要学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文气质。

三、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尊敬长辈,长幼有序,在家族宗亲中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字辈是家族繁衍进程的标记,它可以清楚表明自先祖开基以来传承的世系序数。在家族蕃衍的过程中,长房分支,繁衍快的分支,后代的辈份就低。繁衍代数越多,差别就越大,辈分高低与年龄大小倒置现象就越严重。这样的不协调情况,不利于宗亲之间的亲情交往,甚至无形间使宗亲间产成隔阂。建议在宗亲联谊活动和宗亲平时交往时,五代直系亲属仍然用俗定敬称,而五代之外的宗亲应该以年龄大小作为礼仪往来的长幼顺序,与社会交往惯例保持一致。这样更符合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也有利于加深宗亲情谊,增进亲情往来。在族谱编修时,世系记载仍照族谱体例按字辈排,而宗贤传记则应该按出生年月排列。联谊会、族谱编委会按职务高低排列,同职务则按年龄大小排。

四、爱国敬祖
 
    爱国敬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儿女的共同品质。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对血缘归属和道德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人之中,不是所有的人都爱国,不是所有的人都敬祖。不热爱祖国的人,也不可能敬崇祖先。数典忘祖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我们不屑与之为伍。然而,世界各国的宗亲在一起参加联谊活动,因社会背景不同,必然会导致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不同,这很正常,我们是在“爱国一家”、“认祖归宗”的共同愿望下走到一起来的。在会议和交往中不要争论政治问题,不要纠缠历史旧帐。这些与我们活动宗旨无关、无益的争议,会影响大家的团结,会影响我们为社会、为宗亲服务的公益事业。我们的团体不是宗派组织,没有任何法权和利益,不能搞任何有损于社会安定的宗派活动。宗亲联谊会是文化研究团体,主要从事姓氏文化研究,兼顾经济交流和亲情交往,一定要遵纪守法,不能牵涉和干预行政或司法机关管辖的事务。
 
五、团结奋进
 
血脉相连,心灵相通。来自五湖四海的宗亲在联谊活动中相聚,感到非常亲切。通过寻根谒祖,在对共同祖先的缅怀与祭祀中,更深体会到深厚的骨肉亲情。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由于民间组织的松散性,很多开始并不重严重的意见分歧,长时间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出现不团结现象。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现在的宗亲联谊会,是自愿参加的文化研究和联谊组织,是为广大宗亲服务的组织,只有自觉自愿服务的义务,没有强制约束别人的权力。虽然我们是松散性的组织,也得讲民主,讲纪律,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结果会一事无成。团结才有力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完成姓氏文化研究重大任务。而要实现团结,就要在组织内部讲民主,讲纪律。民主和纪律,是团结的基础。一些带着个人目的参加者,一些热衷于制造和扩大矛盾者,迟早必将会陷于孤立。
 
六、扶贫济困
 
慈善是一种人类美德。慈善事业就是个人或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困者及其他生活困难者进行的帮扶、救助活动的统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不仅植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之中,体现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扶贫济困的朴素行为之中,而且还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慈善文化,并指导一代又一代的人献身慈善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民众的热情参与下,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方涌现出大量的民间社会慈善组织,姓氏家族也不甘落后。
 
以马氏为例,海南省马氏宗亲以“马氏奖学福利基金会”作为自己的全省组织名称;惠州绛帐文化研究会也已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奖学基金会”;广东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组织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根据福布斯发的2012中国慈善榜,马化腾在深圳排第一,仅2011年,马化腾(微博)先后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款1.088亿元;深圳市冠懋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泽琪捐资5000万元在家乡建设了“成田镇高级中学”,并在江西乐平以“一对一”的方式直接同时资助两个困难大学生各自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仅2011年现金捐赠总额16,240万元,入围中国慈善排行榜;据不完全统计,香港达成集团、佳宁娜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会长马介璋先生个人为公益慈善事业捐出了5000多万元,其中有汕头市潮南区马介璋职业技术学校,潮阳成田镇马介璋中学;深圳市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国际华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国商会副会长、湛江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泰国华人青年商会顾问马伟鹏2005年捐资700多万建设湛江市南国热带花园“鼎能苑”,2011年为湛江市中心医院捐资1000万元;力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伟武2010年11月,捐资捐资3000万在家乡建设“力嘉中学”;深圳市置福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马少福,2011年4月,个人出资1000万元成立潮商幸福基金,2011年11月,捐资为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兴建卫生院及赠送环卫车约2500万元,捐资500万元为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家美一村道路改造工程;以及还有众多为慈善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成立的基金会均有自己的架构,宗旨均是“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关爱青少年成长,倡导企业公民责任,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主要从事扶贫济困、救孤助残、赈灾救援、抗击疫情、助学兴教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及青少年(特别针对其中困难群体)的教育发展项目和其他社会教育发展项目。
 
慈善具有无偿性、自愿性、民办性、社会性、无国界性等五个特征,如何建立规范的、统一的、属于马氏自己的民间慈善机构,将是世界马氏联谊总会探讨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建议先从“一对一”的模式开始试行探索,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基金会,纳入统一的管理,定期向海内外马氏社团组织公布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宗亲的意思:是指以姓氏为区分的同宗亲属。
 
1、同源于一个祖先的男系血亲。如高祖父、曾祖父、孙、玄孙等。
 
2、旁系(男性)宗亲。如族曾祖父、族祖、族兄弟、从祖、从父、从祖兄弟、亲兄弟、伯父、叔父、兄子弟子、从子、族子、族孙等。
 
3、本宗男系血亲的配偶,即嫁入本家的女性。如曾祖母、祖母、母、儿媳等。
 
4、本宗未出嫁的女性。如未出嫁的三从姐妹、未出嫁的再从姐妹、未出嫁的堂姐妹、未出嫁的亲姐妹、未出嫁的女儿、未出嫁的侄女等。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认祖归宗”的说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于寻根溯源日趋渐热。宗亲会的存在,可以让更多的人溯源,并且可以通过彼此的线索,丰富家谱,甚至是重新恢复家谱,中华单氏宗亲联谊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民俗学专家曹保明说,宗亲会的陆续建立及对家谱的收集和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过程,这个过程能更好地凝聚一个民族的情感,是一个家族最好的文化记忆。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不忘祖先。
 
家族到一起,对于家谱进行隆重的收集和整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积淀,不只是汉族,包括满族等少数民族,在过去都有着对于家谱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的传播方式。许多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陆续回大陆寻根谒祖和敦睦访问,同时支持大陆的公益事业。
 
中华宗亲文化 衔接同姓互助的精神纽带
 
  宗亲,指同宗的亲属。语出《吕氏春秋·大乐》:“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它是我国古代亲属分类之一。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认祖归宗”的说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于寻根溯源日趋渐热。宗亲会的存在,可以让更多的人溯源,并且可以通过彼此的线索,丰富家谱,甚至是重新恢复家谱,中华单氏宗亲联谊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7日,中华单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单浩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他祖籍在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如今在合肥市肥东县开了一家食品企业。“独自在外打拼不易,必须要抱团取暖,宗亲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助式家族组织。”
 
  “当初成立中华单氏宗亲会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单姓困难家庭,姓单的在全国来说本来家很少。”单浩东回忆,2013年12月在合肥举办首届中国合肥包公文化论坛,感觉效果非常好,同姓朋友建议成立单氏宗亲会,目的就是同姓互助。于是在同年的12月28日单浩东成立了中华单氏宗亲会和单氏基金会,去年该基金共出资400万救助单姓困难群体和个人。
 
  中华单氏宗亲联谊会安徽分会会长刘正宗希望,单氏家族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宗亲交流沟通,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多出人才,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中国梦,贡献家族的智慧和力量。
 
  民俗学专家曹保明说,宗亲会的陆续建立及对家谱的收集和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过程,这个过程能更好地凝聚一个民族的情感,是一个家族最好的文化记忆。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不忘祖先。家族到一起,对于家谱进行隆重的收集和整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积淀,不只是汉族,包括满族等少数民族,在过去都有着对于家谱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的传播方式。
 
  近年来,海外宗亲会馆领导对宗亲会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如通过联合扩大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组织。一些宗亲会也依靠雄厚财力新建会馆大厦,成立青年会、妇女会等团体,以吸引年轻的华人后裔参加。
 
  原新加坡黄鼎昌总统曾说:“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宗乡总会后,许多会馆都积极致力于推动与发扬华族传统文化,开展了许多宗乡会馆团体活动,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也引来了不少年轻有为的才俊,为宗乡团体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气象。”
 
  当前,由宗亲会牵头的宗亲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许多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陆续回大陆寻根谒祖和敦睦访问,同时支持大陆的公益事业。这在大陆一些人中引起了反响,并激发了大陆对宗族——姓氏文化研究的热情。
中国的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的家谱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华文明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也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奇迹:
一是象形文字。令人惊叹的不是来自图形的象形文字。全球几乎所有的古文字都是来源于图形,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将象形文字一直延用到今天。而其他民族逐渐都改用了字母和拼音文字。
二是祖先崇拜。世界上没有一种文明能够像中国这样崇拜祖先。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信仰祖先、崇拜祖先。中国人的祭祀文化和拜祖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从远古、到古代、直到现代的伏羲祭祀、黄帝祭祖,到老百姓的清明节祭祖,这从来都是人生的最大心愿。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孝道:续家谱、修祖坟、建祠堂,这也是人生追求的三大目标,这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先祖的祭祀和崇拜。
三是中国保存了浩瀚的古代文献和家谱资料。这些历史文献详尽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和家族变迁史。尤其是官方和民间保存的大量的家谱资料,详尽记载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荣和发展的家族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历史是由各级地方的志书提炼而来,而地方的志书则是由各姓氏的家谱提炼而来。家谱与国史、地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是最原始的历史素材。国史是中央政府修的,地方志是各级政府修的,而家谱则是各姓氏家族民间自修的。家谱文化的根基在农村,家谱保存于农村。
  家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首先,辨血缘,明世系。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近亲通婚导致后代人口素质明显下降,记载家谱 “辨血缘,明世系”,避免近亲结婚。美国、英国和日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以各种手段大量收集中华家谱,现在仍保存于他们的博物馆。
  其次,家谱既是一个家族历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家谱将生命科学、遗传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对历史的记录,国史是很粗略的,而家谱则是很细致的。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根基。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其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具体体现为每个家族的优良家风。没有优良的家风,就没有优良的国风,就没有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哪里来,是由一家一户优良的家风汇聚而成。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了先人?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家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一个“文化结”。从世界文化发展衰落的情况看,唯有中华文化的发展延绵不断,这是什么原因呢?其根本因素取决于中华主流文化精神特质的科学与优秀,这些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优秀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结”。这些“文化结”是坚固的文化精神壁垒,在一般情况下,不仅有抵御外部不良文化的侵袭,而且对外来优秀文化有极大的亲和力与融合力。最大的“文化结”是儒家文化,其次是道家文化,再次是佛家文化。家谱与家族文化也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结”,对于团结族人,协助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的统一依赖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依赖于各个家族的团结,各家族的团结依赖于各家族成员内部的凝集团结。所以,家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团结的基础的,民族的团结建立在家族团结的基础之上。在中国历史上,国亡而民族不亡而后获得生机的实例非只一二。而民族不亡的根基在于家族不亡。所以,编修家谱,对于保护中华传统文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命传承具有深刻的意义。
  非常遗憾的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已经40多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反对。错误的观念是家谱在盛世发展的阻挡石。我们应该放弃这些旧观念,让家谱文化在今天这大好环境下得以全面发展。
参与家族事务,要具备什么样的心态?
做家族事务的人,无论是醉心的文化挖掘,还是奔波的寻根问祖,或是布施的崎岖跋涉,这些人,都是爱族、爱心之人。这些爱,源自对先祖的感恩,源自对文化的渴望,源自对亲情的采信,源自对后人的寄托。在市井之下,这些做家族事务的人,确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毋庸讳言,族务的丰满却要时常面对亲情的骨感。所以,做家族事务,首先要调理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行动,心态决定格局。好的心态,既能成事,更能快乐自己。
 
一 义务心态
 
自愿,无所求。我们都说,家族事务是大家的事,是每个人的事。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一定要晓得:凡与个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关系越模糊,事情越难深入。时常会感觉族人不关心或不热情,其实这很正常。凡做家族事务的人,没人给开工资、没有任何报酬。因此,这就先天注定,从事家族事务是义务,而不是责任。义务是可做可不做的,责任是必须要做的。义务的前提是自愿,并且无所求。而容易让族人疑心的世俗哲学是:无利不起早,天上不会掉馅饼,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诚信缺失,戒备当头,在客观上使家族事务多遭冷遇。家族事务,对象受众性与获益非个体性,也必然导致设想与结果的不对称或不如意。所以,做家族事务的人,第一要从内心是自愿,这是原动力;第二要无所求,这是成事的基石。否则,就可能埋怨族人或看破红尘。
 
二 低调心态
 
善事无须张扬。在义务心态引领下的族务活动,实际上是很受族人欢迎和尊重的。有良知的族人内心都是晓得的,尽管口头不说。而那些咋咋呼呼的族务活动,总是给人以多此一举或者显摆的味道,最后结果是事与愿违。比如族人应急救助,某主事人捐款明显多,发水滴筹链接时,总是把自己的捐款数额截屏同时上传,似乎证明自己在带头。本来捐助是自愿的事,不可绑架亲情与道德。如此一来,宣传了自己,却让族人在心理上感觉不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感动族人的方法不对头,心态不低调。有些访贫问苦的族务活动,送袋米、送桶油或者转手红包,也要摆型留影,倒不如多照一些困境写实的照片。所以,族务中的善行,没必要昭告天下,不要怕人不知道,低调更能感动人。否则,会让人感觉做点善事这个显摆啊,也容易让受助者产生丢面子或欠人情的感觉。
 
三 求实心态
 
做实事、少忽悠。家族事务,来不得半点虚的,那种好大喜功的行为,最后往往是名声恶臭。其实,家族事务最忌讳那些“规划”和“蓝图”一类的设想,把自己搞得像救世主一样,恨不得让族人统统掌握家族文化或者发大财。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宗亲会负责人,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决不可想当然。还有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不搞点创新就对不起大家。换个角度思考,有人向你说得天花乱坠,而你的内心早有主意——看行动。为族人服务,这是行善,族人也晓得,但切忌说得多而做的少,更不应该把不如意的结果归因于族人。事实就是这样,说一百件,不如做一件。所以,行善之事,一定从具体事情做起,不必追求轰动效应,而应注重脚踏实地。总之,在心态上,立足实事,立足短线,想得再多不如前行一步。
 
四 重信心态
 
人心是秤,重信是本。做家族事务,尤其是早期单枪匹马做的,前提是心正、无所求,贵在善始善终。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会遇到知音,产生共鸣之后,就会有人想到搞个什么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一些人埋怨宗亲会不好注册,或者研究会挂靠交费过多,其实应该认真地想一想:注册是为了什么?也不妨自问: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吧?有一点必须清楚:宗亲组织具有排他性,一旦形成“宗族势力”就会干扰社会秩序。作为国家管理,历朝历代都必须规范宗亲组织。目前我国把宗亲会、联谊会、文化研究会等限定为“社会组织”,定性要求会员“自愿”和行为“非盈利”。根据目前形势判断,以后注册宗亲组织,要求会更高、难度会更大。无论注册与否,做家族事务的人,都必须要坚持重信心态。重信,就是注重守信。这个“信”,是对宗亲的爱和关怀,以“非盈利”为取向,更大的“信”是引导族人超越“家族意识”。所以,家族事务操办者的心态,在宏观上以国为重,在微观上以情为重,唯有重信才能升华家族事务。否则,宗亲活动不仅让政府不放心,也容易让族人意识产生局限。
 
五 弃商心态
 
在亲言亲,亲商莫混。家族事务的主线是文化传承,不是搞股份制、不是搞规模经营。但纵观时下,宗亲会造血也广受关注。事在人为,有些宗亲活动的商业行为,似乎违背的“非盈利”取向。虽然用意是“取之于亲用之于亲”,但“圈子生意”也难免被族人口舌,实际操作中不乏重财轻情。宗亲经济合作,本来无可非议,但以宗亲组织为平台,则与注册时的要求与承诺相悖。宗亲活动需要资金,所以有些宗亲会按功德多少论职。其实这恰恰违背了功德本意。宗亲众筹往往因为成本核算不透明引发分红矛盾,而当经营亏损时又不便问责,最后不欢而散或者另立山头。笔者认为,家族事务中的犯忌之事,大多因钱而起,凡是涉及宗亲出钱的,难免不受宗亲质疑。可能有人说,不用大家的钱,做不成大家的事。我的回答很简单,没钱就别做,花大家的钱做大家的事,谁不能做啊!其实,做好宗亲事务并不难,只要不动宗亲的奶酪就成功的一半。所以,以善为本的家族事务,付出在先,不求回报。操作者应当立足弃商心态,莫把亲情与商业混为一体。亲情讲究的是付出,商业讲究的是获利,两者背道而驰,一旦失信或操作失当,亲情皆无,而且为后继者埋下了地雷。
 
六 宽容心态
 
较真需要方法。家族事务,亲情第一,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大多是睁只眼闭只眼。做家族事物的人,坚持公正是必须的,但对于族人间的磕磕碰碰,不要轻易评论,更不能轻易定论。这里不是和稀泥,也不是当和事佬,是因为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原因,如上辈留下的矛盾。族人找你评理,你只能劝和,不能认真。尤其是当面,都要给双方台阶,和为贵。当然,私下要劝解,该批评的也要婉转暗示。讲亲情不等于无原则,不等于不分青红皂白,很多事情需要冷静、需要时间。更重要的宽容心态是,当族人对自己无礼时,一定要有风度。这个风度不是装出来的,必须是内心的修炼。族人都有防范意识,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甚至会产生“敌意”。这些都很正常。所以,做家族事务要有心理准备,别指望马到成功,也别指望一百个赞成,是非对错,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宽容为上。好事多磨,心宽有量,不以眼前论长短,当以未来定轻重。
 
七 容骂心态
 
是非自有公论。按理说,以行善为本的族务活动,不该被族人骂。而实际恰恰有人骂你。可能是对方不妥,更可能是自己不妥。对于这样的事情,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反思,不要单纯强调自己的理和对方的错。树立容骂心态,好处多多。一是不会让矛盾升级,二是向族人展示大度,三是提升以后做事的圆满。容骂,不是委曲求全,这是素质和涵养。如果你要坚持己见,那么就要反击,或者对骂。这样很不好,双方都降低了水平,也让族人觉得没必要。很多人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这是“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结果,也表明礼让终会收到礼让。其实,族人对骂之事,很普遍,多数是为了争口气,也没有什么本质冲突。那些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纠纷,反而不会对骂。所以,容骂心态也是宽容心态的延伸和升华,是完善人格的具体体现。退一步说,遇见不懂事的族人,不理也就是了,没必要较真,没必要浪费时间,相信是非自有公论。
 
八 大局心态
 
跳出家族圈子。家族事务围绕家族而开展,这是全社会背景下的家族事务。直接地说,做家族事务必须立足全社会大视野,决不可以有“我家事与别人无关”的想法。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是,没有国家保护百姓,什么家族都难以御敌,不管人口多少。国家讲团结,不仅仅是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家族之间的团结,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对抗外敌。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家族活动必然出现曲折。这不单纯是心态,也是原则和本质要求。现代社会大幅度进步了,其中一点就是废除了宗法制度。以古家谱为例,在辨源正宗的同时,通常认为外姓人有外心,因而对养子都有戒备之心,进而形成了三世返宗之俗。大局心态,是当下全社会家族活动中普遍缺乏的心态。所以,任何从事家族事务之人,必须牢记没有国家就不会有自己这个家族的今天。作为国家管理,凡是有悖于大众利益和社会公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疏导、监管、限制直至打击和法办。
 



返回顶部


洽谈合作: 135236717180377—60570058 QQ:568134355 技术支持: 区信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Reserved 2015 神州张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主办方:神州张氏宗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