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张氏宗亲网 神州张氏宗亲会 张氏宗亲网 张氏宗亲会 中华张氏宗亲网 中华张氏宗亲会 百家姓 家谱 族谱

南阳张姓历史名人

2021-11-30 15:39 来源:未知作者:张海阔
A-A+
南阳张姓历史名人
  张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名人辈出,不绝于史。从秦汉到明清当朝宰相69人,
文武将帅57人,51名状元,七品之官佰仟余人之多和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名
人,《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入了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名人总数3.83%,排在名人
姓氏的第三位。张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4.95%,排在第三位。张
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5.34%,排在第二位。南阳是张姓著名郡
望,张姓历史名人屡见不鲜,择其要者简述于后。
  张  良   (?-前186年)字子房,战国时韩国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据《史
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张良的先人五世相韩,其祖父张开地与父张平相继为韩昭
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之相,为韩国的功勋世家。秦灭韩后,张良为报国仇,图谋
复韩,散尽家财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遂变
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后,他聚众响应,不久聚集起百余名少年投奔沛公刘邦。他精通兵法,为刘邦出谋划
策,深得刘邦信赖,并成为重要谋士。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
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兵败彭城,张良建议联结英
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为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奠定了基础。张良在楚汉战
争中辅佐刘邦消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成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高祖六年(公
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称:“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
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
了”,因此张良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晚年好黄老之学,学辟谷
导引之术。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
云山,死后谥文成侯。张良墓位于今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新庄(另据史
载:一说葬在今天江苏省沛县东南五十五里的故留城微山岛上,即山东省的微山湖
里、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陕西西安、山东谷城、徐州云龙湖畔均有张良墓地。)
  张姓始祖挥公的后裔,在周时有张仲,在春秋时晋国有张老,三卿分晋后,韩、赵
魏三国皆有张姓。据《汉书》和《张迁碑》记载可知,南阳堵阳(今南阳方城东)人张
释之、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张骞以及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县)人张迁,都是
周宣王时以孝道著称的张仲之后裔。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引《张
氏普》说:“良,张仲三十七代孙,张老十七代孙”。《姓篡》曰:“唐有安定、范阳、太
原、南阳、敦煌、中山等四十三望,皆留侯张氏后裔也”。《张氏族图》云:分布在各地
的张氏,“大抵皆留侯(张良)远裔”,具体又有分支始祖。”
  据史料记载,南阳张姓与张良后裔一脉相承。张良的长子不疑,世袭留侯,后被
削留侯国爵,家道中衰。至五世孙张千秋(字万雅)时,汉宣帝(前73-前49)诏令复
其家,为阳陵侯,世居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封地。张良次子辟疆,十五岁官至侍
中,累至附马中丞相御史。辟疆生子释之,字季,官拜延尉,释之长子张琪,官拜光禄
大夫,次子张挚,官拜上大夫,世居南阳堵阳(今南阳方城东),成为大族。至王莽新
政时,张良的七世孙张彭,举家从阳陵封地迁徙南阳,被称为南阳张姓的始迁祖。张
彭的长子张商、次子张师,张商生子张宗,张宗长子张期、次子张堪,张堪即为东汉有
名的“渔阳太守”。张堪生子张伟,张伟长子张衡、次子张星、三子张纬,世居南阳西
鄂(今南阳北石桥镇),也成为大族。张良的嫡孙张释之先期世居南阳堵阳,七世孙
张彭举家迁徙南阳传五代到张衡,使张姓在南阳成为巨族大姓,南阳在汉代已成为张
姓的著名郡望。
  张释之   生卒年不详。字季,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据《张释之谱系》
载,张释之系张良次子辟疆的儿子、张良嫡孙。据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
载:张释之在家排行老三,和他二哥张仲共居同产、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西汉文帝
(公元前180-前157在位)时,以赀选为骑郎。做骑郎十来年,虽然为官清廉,却没
有能够得到提拔,当然也就默默无闻了。张释之就和别人说:“我一直在当官,不能
有所营生,坐吃山空,却减少了二哥的财产,心里不安啊”。于是就想要辞官回家。
中郎将袁盎是张释之的上司,对他比较了解,觉得非常可惜,于是就向文帝奏请迁调
张释之为谒者。由于袁盎的推荐,文帝同意接见张释之。张释之见到文帝后,就要向
文帝谈一些利国宜民之事。文帝却打断他说:“不要高谈阔论了,还是讲点有实际作
用的东西吧。”张释之就讲了秦汉的得失,文帝觉得他说得非常好,就拜他为谒者仆
射,秩比千石。后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擢升为廷尉。景帝(前
157-前141在位)时,任淮南相。张释之任廷尉时,执法严明。他说:“廷尉,天下之
平者,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有一次汉文帝出巡,途经中渭
桥,一人从桥下走过,惊乘舆马,被逮捕交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规定,判处犯跸者
罚金。文帝很不高兴,要张释之加重处罚,但张守法不移。他说:“法者天子所与天
下公共也”,君主应该严格执行法律,不可以一时喜怒随意治人罪。否则,“是法不信
于民也”。司马迁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剧,天下
无冤民”。张释之对文景之治的实现,是有重要贡献的。他的儿子张挚,字长公,像
父亲一样,原则性极强,官至大夫而被免,于是终身不仕。其子孙繁衍堵阳,成为地方
大姓。张释之死后,葬于方城县西北之胡岗村,人称“张公墓”。历代祭祀他的“汉廷
尉祠”(人称张公祠)座落于方城县西关,一九五八年以前,祠堂门前仍有“汉廷尉张
释之故里”镌石碑文,祠内残碑二十余座。元、明、清历代修缮,均有记载,现存明弘
治六年御立“汉廷尉祠记碑”。
  张  堪   生卒年不详,字君游,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为郡中的大姓。是
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祖父。据范晔《后汉书.张堪传》记载,张堪出
生在南阳,其父曾经追随刘秀,早逝。十六岁的张堪把父亲留下的百万贯家财全部给
侄子,只身去长安求学,因志向美雅,聪慧超人,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
童”。公元25年,刘秀登基做了皇帝,知道张堪的德才招他为郎中,后升为谒者。公
元36年随大司马吴汉征讨蜀郡叛逆公孙述,途中拜为蜀郡太守。在任期间,管理的
资财成山,但秋毫不犯离开时坐了一辆折了辕的车,带着简单的布被囊,被传为
谈。公元39年,几万匈奴兵马侵犯渔阳(今河北冀县一带),张堪拜太守,率数千兵
马破敌,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从此边境安宁。张堪又率军民在狐奴山一带开稻田八
千顷,把他在家乡和蜀地种植水稻的经验传授给当地农民,对渔阳的经济发展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张堪任渔阳太守8年,使当时渔阳地区成为鱼米之乡,郡中殷实富庶
起来,匈奴不敢入侵边塞。被历史学家称为“渔阳惠政”,民间有歌谣盛赞“桑无附
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汉语成语“乐不可支”,就是典出张堪的故事。
  皇帝曾召见各郡负责财政的官吏,向他们询问风土人情及前后任职的守令有没
有能力。蜀郡计掾樊显进奏说:“渔阳太守张堪先前在蜀地,广施仁政,官民深得恩
惠;威令严明,奸邪多被惩治。先前公孙述被消灭时,珍宝堆积得象山一样,他掌握的
财物,足可使十代成为巨富,但张堪离去时,只乘了一辆车辕折坏的车子,身带些布口
袋而已。”皇帝听说,叹息了很久,拜樊显为鱼复县长。正要征召张堪,不巧他却病故
了,皇帝深为痛惜,下诏予以褒扬,赐给他家帛一百匹。
  张  衡   (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今南阳城北石桥镇)人。生于
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卒于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终年62岁。张氏家族在当
时的南阳是著名的大族。张衡的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一生为官清康
因而没有什么积蓄。张衡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张衡幼年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
时甚至还要靠亲友们的接济。张衡年轻时就善于读书写文章,十七岁时,离开家乡
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情况。并趁
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参观学习、寻师访友,于是通晓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
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
往来。汉和帝水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也不
去应召。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由洛阳回到南阳,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
主簿。在此期间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历时十年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用来讽
喻规劝当时官吏的过度奢侈,一直流传到今天。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
请,他也不去应召。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鲍德调离南阳后,张衡去职留在家
乡,用了三年时间钻研哲学、数学、天文,积累了不少知识,,擅长机械制造的技巧,尤其
是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声誉大振,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
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他不慕高官
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后离开太史令职务调任侍中,五年后恢
复原职。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起,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共十四年,他潜心考
察研究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大仪,写了《灵
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在天文学上取得卓越的成就,顺帝永
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工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
令制度,当地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
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好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
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
延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他出生在
南阳,葬在南阳张衡墓位于南阳市北25公里的石桥镇小石桥村,现存明嘉靖年间和
清光绪年间所立碑两通,墓后有平子读书台遗址,墓东夏村为平子故里,墓园现已
辟为张衡博物馆。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在数学、哲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
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字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
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还对许多具体的天象做了观察和分析。他统计出中原
地区能看到的星数约2.500颗。他测出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天的1/736,即29`
24`同太阳和月亮的平均角直径3159.26和315.2相差不多,可见张衡的测量是相
当准确的。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地动仪用铜制成,形状像
酒樽,内部中间竖着一根粗大的柱子,柱的周围有8根横杆连接外面。外面有8条
龙,龙头朝下,按8个方向排列,龙嘴里各衔着一个小铜球,下面蹲着8只张嘴的蟾
蜍。如某一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会倒向哪个方向的横杆,那个方向的龙嘴就吐出铜
球,落到蟾蜍嘴里。这样,人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方向发生了地震。公元138年,地动
仪准确地预测了发生在陇西的一次地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
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
  他还发明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和测定方向的候风仪,制成了
当时只是在传说中有过的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在数学方面,
他算出了圆周率比10的平方根3.16多一点。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地形图。在
文学艺术方面,他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所著的诗、赋、铭、七言、《灵宪》、《应
闲》、《七辩》、《巡浩)、《悬图》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共三十二篇,还被列为当
时的
六大名画家之一。
  张衡的好朋友崔璦称赞张衡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
化”,这是对张衡比较全面的评价。张衡在他的一生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如川
之逝,不舍昼夜”。他注重实践,善于接受前人的遗产而又不为传统所束缚,既有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有敢想敢干的首创精神,因而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广有成就的
伟大科学家,一生中在我国自然科学和文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天文学
名著《灵宪》的创作和浑天仪、地动仪的发明,达到了当时科学研究上的光辉顶点
此外,在张衡的身上体现出许多优秀的品质,例如他不慕名利,不为外界的冷嘲热讽
所动摇,踏踏实实钻研学问的精神;他始终坚守的“不耻禄之不伙,而耻知之不博”的
求知信念;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虚怀若谷的谦虚治学态度;尤其难能可贵
的是张衡在盛行谶纬的东汉时代,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捍卫真理,同封建迷信坚决地做
斗争。这些高尚的品质对一个封建社会里的科学家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张衡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800多年来,张衡一直受
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今天,月球上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宇宙间也有以他的
名字命名的小行星。1955年,全国专门发行了一套纪念古代科学家的邮票,其中就
有张衡。1956年,河南南阳县重修了张衡的坟墓和墓后的“平子读书台”,郭沫若同
志在新立墓碑上题词赞颂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
龄,令人景仰”。后世称之为“科圣”,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是
张姓族人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张伯祖  生卒年不详。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西南)人。东汉医学家,史
称“笃好医方,精明脉证,其疗病每有奇效。仲景闻其名而拜为师,尽得其传,为医中
之圣”。相传原来医门向有炎黄之分,炎门医尊神农,渊源于《神农本草经》,春秋时
传至神医扁鹊,乃是神农门最为鼎盛之时。此后《扁鹊神篇》“神切篇”失传,神农门
自此中衰,歧黄门由此兴盛。歧黄门医尊黄帝,黄帝问道于歧伯,得《灵枢》《素问》两
篇,世称《黄帝内经》。传至汉代,始发扬光大,时有名医张伯祖,向为宫中御医之首,
被汉桓帝册封为医侯,歧黄门的声誉,由此攀升至巅峰。据民间传说;在南阳的少室
山上,隐藏着一位医学高人,叫张伯祖,也是南阳郡的人。他爱好方术,精通脉理,善
于诊脉,医术高超,治病常获很高的疗效。他本来在京都洛阳行医,为当时名流上层
所看重,号称“上手”。据说汉桓帝元嘉年间(151-152年),汉恒帝有一次触冒寒
邪,恶寒发热、头痛体困。虽经太医调治,十几天还没有好,只好请张伯祖来治疗。伯
祖经过诊脉望色,认为是正宗的伤寒病,无需害怕,随后开了一贴发散风寒的药方让
恒帝服汤后躺在床上,用厚棉被盖严。不久桓帝只觉身上发热,汗出如雨,渐渐睡着
了。第二天天亮,桓帝只觉浑身轻松,不再发热恶寒了。汉桓帝很高兴,任命伯祖做
侍中的官职。不过张伯祖明察国家朝政日非,外戚与宦官殊死争斗,忠正的人却很难
有出头的日子,就大为感叹地说:“皇帝得了疾病可以很快治好,但国家腐败的政治
却难已挽救了”。不久就高挂官帽,逃之夭夭。后来隐居在南阳的少室山上,热心为
当地的老百姓医治疾病,名声又四散传播开来。仲景十分钦佩张伯祖的为人与医术
于是拜张伯祖为师,请他做自己医学入门的引路人。仲景上山后,十分吃苦耐劳,又
虚心好学,深受张伯祖的喜欢。老师对仲景一点也不保守,悉心教导,耐心传授,有问
必答。因此张仲景的医学技术日见长进,很快把老师的本领全部学了过来,在南阳一
带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张仲景  (150-219年)名机,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享
年69岁。东汉南阳郡涅阳(今南阳邓州穰东镇,在清朝末年,邓县穰东镇附近的张
寨村,还留有"古涅阳县”的铭文碑额)人。东汉后期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生活于动
乱的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混战,农业逐渐荒废,百姓背井离乡。各地连续爆发瘟疫,
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
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
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他在《伤寒论》自序中说“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天之莫救”。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
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
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汉恒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
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
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
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
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
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
个同乡何顺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何顒别传》)。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
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顒的话更加坚
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
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
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何顒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
精于伯祖”。
  张仲景热爱医学,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
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
《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
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
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
病原则细心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同时,他还广泛搜集古
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
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详细加
以研究,广积资料。
  为了开阔视野,吸收众家之长,张仲景还到都城洛阳去行医。当时的王粲是“建
安七子”(即文学史上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中成
就最高的作家和诗人,他和张仲景很要好,张仲景逐渐发现这位仅二十几岁的才子
上有可怕的”疠疾”。一天,他对王粲说:你身上有病了,应该早点治,否则将来到
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半年后就会丧命的。如果你现在开始服用五石汤、还能痊
愈。但是王璨听了却不信,觉得自己的身体现在没什么不良反应,所以不肯听张仲
景的话去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看见王粲,就问他吃药了没有,王粲撒谎说吃了。
张仲景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严厉地对王粲说:你没有吃药,你的脸色跟往常一样,
你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王璨始终不听张仲景的劝告,二十年后,王粲的眉毛
真的慢慢地掉了,半年后像张仲景预言的那样英年早逝。
  张仲景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举孝康,进入官场。在建安年间(公元
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想方设法地为百姓解
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是不许随便进入百姓住处的。为了给百姓治病,造福于
民,他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把自己官府的衙门打开,当天并不处理政事而是
让有病的群众进来给他们治病。时间一长,就成了当地的一个惯例。每逢初一、十
五,衙门前就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等着爱民的父母官给他们免费治病。后
来,为了纪念张仲景,百姓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所以感叹
医生也就成了“坐堂医生”。不久张仲景见朝政不清,就不再留恋官位了。他
地对身边的人说:“君疾可愈,国病难医”。于是辞去官职,隐居到民间,专心为百姓
治病,并潜心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撰写医书。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
手撰写《伤寒杂病论)。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
病论》,共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面世后便“大行于世”。到了晋
代时,名医王叔和又认真地进行了整理。到宋代,才逐渐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
略》两书。《金匮要略》便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
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人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
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
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
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辩证纲领,以六经(太阳、
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同时还提
出了柳证的灵活性,即辨证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
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摒除假象,以抓住证情本质,或舍脉从证,或舍证
从脉。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证候都能稳操胜券。由于确立了分析病
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
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
基本准绳。其次,《伤寒杂病论》对于治则和方药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
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
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
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
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
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尤其是该
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
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
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
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
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饺痛的括萎薤白白酒
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
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
滴耳
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
载甚
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
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此外,《伤寒杂病论)对针刺、负烙、温熨、药摩、吹耳
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溢、食物中毒等的救
治就颇有特色。其中对自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祖国医学
中的宝贵资料。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连名医
华佗读了这本书后都禁不住赞叹道:“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评价《伤寒论杂病论
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
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
寒杂病论》的著作有三四百种,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特别是邻国日本,自
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历史上曾有
专门推崇张仲景的汉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是喜欢用张种景的药方,此外,
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占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
张仲景方剂的神奇功效在欧美国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教授包德默评价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经把相
对论的原理运用到了实践中,他是人类的骄傲。”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
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
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
学伟人,张仲景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他的功绩受到历代人民的景仰和推崇,从晋代以
后就被后人称为“医圣”。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
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后世在南阳古城东关温凉河
修建了仲景墓和医圣柯,解放后,又修建了“张仲景医史文献馆”,以纪念这位海内
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农历的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南
阳医圣祠人如潮涌,游园的、进香的、看大戏的好不热闹。医圣是中医界封的,是老百
姓敬的,医圣的诞辰,也就沿习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节日。
  张  巡  (708-757年),唐邓州南阳人(唐宋时南阳分设邓州、唐州,今南阳隶
属邓州),唐代名将。据《新唐书张巡传》、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及《资治通鉴)记
载:张巡幼年聪明,才智过人,书读不过三遍,终生不忘,每写文章,常提笔落纸即成。
壮年后,志气豪迈,遇事不拘小节。博览群书,知识广博,知晓阵法。开元末(741年)
中进士,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今河北南宫县东南)令、因政绩显著,清正
廉洁,任满后回京。当时,有人劝他拜谒把持朝政的杨国忠,如此必受重用。但他决
不愿依附权贵。又更调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令,任上镇压恶吏,县境政通人和,百
姓安居乐业。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军威迅猛,所到之处,守将
不战而逃,或者望风而降,京师震惊,唐玄宗被迫南通。在此危亡之际,张巡起兵讨
贼,在宁陵、雍丘(今河南杞县)屡破敌军。后来雍丘县令令狐潮投敌,协同叛军围攻
县城。张巡扼守六十多个昼夜,因城墙单薄,率众至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
会合共同抗敌。至德二年(757年),敌将尹子奇率兵十万,围攻睢阳。许远认为自己
才干不足,把军政大权拜托给张巡,自己甘事后勤。张巡平素待人忠厚,军纪严明,赏
罚有度,深受官兵诚服。每次敌人攻城他常用奇谋,击退敌人。为表彰他的忠勇,唐
肃宗封御使中丞。他固守数月,救兵不至,城内粮食断绝,以网罗鼠雀充饥,煮马
鞍,铠甲皮件填腹。在他身陷危难之际,乃使部将南霁云冒死突围,至临淮向河南节
度使贺兰进明告急,请求援兵。但贸兰进明忌恨张巡的声威,又惧人借机夺已地盘,
竟袖手旁观,不予相助,致使雎阳城陷落,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一并被俘。将在敌
面前,坚贞不屈,敌将尹子奇劝他投降,他哨目怒骂。故抉其口,齿尽落,血遍流,仍大
骂不止。他与南霁云、雷万春共三十六人,遂为敌害,时年四十九岁。
  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士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他用兵如神,
战屡胜,破了故军的鹅车攻城,又施巧计与敌军抢粮,后火烧敌军柴道,再用草人借
剑十万,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但是他为平息叛乱,坚守
雎阳,蔽遮东南,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使唐朝不亡,其功光耀目月。安史
之乱后,唐肃宗下诏褒赠其为扬州大都督,诏谥封为邓国公。因他在初抵杭尹子奇军
时,被诏封为御史中丞,故史称“张中丞”。后人为纪念张巡,在雎阳、杞县、南阳等地
为他建立祠庙。南阳的”二忠祠”(今第六小学址),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府霍维
荩、知县程逊修建,祀张巡、铁铉。堂前竖有王世贞撰《南阳张铁二公庙碑》和许国撰
南阳二忠祠碑》)。并把他与张衡、张仲景誉为“南阳三张”。张巡血战雎阳,宁死不
屈,使叛军延误时机,不能南下江淮,因之护卫了东南半壁河山。至今,台湾省许多居
民仍供奉张巡像,尊称他为“唐代岳飞“,并成立张巡研究会,出版各种研究著作予以
宣扬传颂。
  张建封(735-800年),字本立,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寓居衮州。生
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六年,年六十六岁。据《新唐书张建封传》
记载:建封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初为湖南观察使参谋。建中
初,任岳州刺史。德宗时李希烈反,建封拒战有功,拜徐、泗、濠节度使。贞元十三年
(797年),人京朝觐,德宗待之丰厚,建封赋《朝天行》以献。及还镇,德宗赋诗送别
又以鞭赐之。后以病求代,代者未至而卒,追赠司徒。建封能诗善文,韩愈、许孟容等
皆居其幕府。权德舆赞其“有仲宣(王粲)之气质越石(刘琨)之清拔”(《赠司徒张
公集序》。著有诗文230篇,已散失。
  张  式  (748-?年),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七
年。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壬子科状元及第。据后晋刘响《旧唐书》记载:张式出
身于官宦家庭,其曾祖张大礼为坊州刺史,祖父张绍贞为尚书右丞,父亲张泚官至苏
州司马,其弟张正甫官至吏部尚书,三个儿子张元夫、张杰夫、张征夫先后进士及第,
元夫太和初任兵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后出任汝州刺史。张式曾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
奉、左司员外郎、户部郎中,贞元十五年(790)为河南少,尹飞骑尉。后不知所终。张式
好学工文,今《全唐文》存其《燕昭王筑黄金台赋》等两篇。
张正甫  (751-834年),字践方,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生于唐玄宗天
宝十年,卒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唐德宗元二年(786年)丙寅科状元及第。少时聪
颖好学的张正甫及兄长张式在家庭的影响下,诵读经书,才学出众,二人先后考场夺
魁,一时传为佳话。登第后曾为襄阳从事、邓州刺史,监察御史,后不附权要被诬陷,
贬为郴州长史,后历任殿中待御史,户部郎中,河南尹、在任上,有朝臣推举一人为河
南科试解元,遭其拒绝。力主选人公正,任人唯才。后又由同州刺史入朝拜左散骑常
侍、工部尚书,大和五年(831年)任检校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大和六年以吏部尚书
之职告老辞官,赋闲在家,两年后去世,享年83岁,追赠太师。
  张正甫以仁爱待人,为人正直,拒交不义之徒。为官40年,历事六朝,做事干练,
清廉一生,虽屡有升迁,不为名利所动,口碑甚好。其家族累世为官,其子张毅夫亦登
进土第,官至户部侍郎、弘文馆学士判院事,其孙张袆(字冠章)登第后入仕,历任监
察御史、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官至刑部,兵部尚书,皆为一时名臣。
  张祜  生卒年不译,字承吉,小名冬瓜,唐代诗人。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
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德宗贞元初,宣宗大中中弃世。据《唐诗纪事)、《唐才子
传》所载:张祜举进士不第,自称处土。元和中,赴许州投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幕。
既而游于淮海,自嗟穷贱,有“坐愁身兀兀”(《庚子岁寓游扬州赠崔荆四十韵》)之
怨。敬宗立(825年),以李光颜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祜复往依。次年九
月,光颜去世,张祜乃南游姑苏寓居。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例
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
寺、招隐寺,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时白居易为苏州刺史,祜访谒之。相传白居易
戏称张祜诗“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为“问头”诗,而张祜亦笑白居易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为“目连经“(《唐摭言》),遂为诗坛佳话。大和
年(829年),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素器重张祜的才能,在他任节镇期间,他曾亲草
荐表,令张祜缮所作诗300篇诣京进献,为内臣所抑(或说为元稹所抑),书奏不下
由是寂寞而归。素与杜牧友善,会昌五年(845年),杜牧自黄州移任池州刺史,张祜
前往同游,吟咏唱和。杜牧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张祜性格耿介,数受召幕府,辄自劾去。自后沉浮人间,多在江湖。晚年慕曲阿(今
江苏丹阳)风物,遂移家卜筑于此终老。张枯一生经历七朝,虽坎坷不达,沉沦布衣,
能以处士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他在中晚唐之交的诗坛
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五百余首诗作流传至今。据《唐音癸签》“集录一“所
载:晚唐诗文集共一百三十七家,其中较著名的诗人不过二十人。就成就论,只有张
祜可与久享盛誉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三大家比肩,而我们现在颇晓其名的许浑、皮
(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等还略逊一筹呢。张祜的诗作在《新唐书艺文
志》中载有《张祜诗》。流传至今者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清席启寓刻本《张
枯诗集》、清丁丙善本《唐张处士集)、清刘世珩本《张处士诗集》、清代吴寿本《张承
吉集》数种,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张三丰  卒年不详,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道号元子,以其不修边幅又
号张邋遢,元末明初著名道人。河南南召县人。请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有
这样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
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今南召县小店乡尚保
存”张三丰故里碑”一通,(另一说辽东懿州人即今辽宁彰武县西南)。据《明史·张
三丰传》载称,张三丰身材魁伟,龟形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一
餐能食升斗,可数日一食,也可数日不食。读书过目不忘,漫游天下,行踪莫测。曾
游武当山,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据张三丰自述,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
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赴武当修炼多年,
后居陕西宝鸡金台观,不久入四川见蜀献王朱椿,后复入武当,云游襄汉。相传他为
武当功之创立者,曾在南召天宝观和方城炼直宫出家修道。元末在湖北武当山幽栖,
与其徒在武当山披荆斩棘,创草庐以修道,不久又离武当山云游四方。所创太极拳
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
  张三丰一生行踪不定,不慕荣利,遁世清修,声望弥高,神名噪起。明初太祖朱元
璋、成祖朱棣曾多次遣使求之未遇。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
“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撰修
的《南召县志寺观卷》中附有明成祖访张三丰书,全文100余字。武当山保存有成
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河南南阳府邓州信士募资铸造的《贻赐仙像》铜碑,碑首为
篆额、中为英宗之制,下为张三丰像。由于明代帝王的慕求与褒封,道门的神化,使张
三丰的神仙传说历久不衰,托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到清代仍时有所闻。
  张三丰兼善诗文,著述有:《明史·文翰类》录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诀》各一
卷。清汪锡龄辑成《三丰祖师全集》。道光年间李西月编成《张三丰先生全书》八卷。
康熙三十三年(1694)纂修《南阳府志》有张三丰的《唐子山》和《金台留偈》。这都是
他云游唐河唐子山和桐柏金台等地所作。
  张高谋  (1874-1941年),字中孚,晚年自号梅溪钓徒,祖籍濮阳县,高祖父时
迁居南阳,今南阳市卧龙区白庄人。清朝举人,教育家、史志专家、诗人。张嘉谋学龄
时受业于本县名师南荫棠,学习勤苦,成绩优异。17岁时考入南阳府儒学,得补廪
生。1895年游学开封,入明道书院读书。1897年中选拔贡,同年中举人。社会名流
争与交之,他与杞县蒋恢吾、固始万纯安、通许胡石青、巩县王抟沙、商丘井伟生、信阳
刘邃真、南阳熊绍龙,合称中州八大名流。1898年派赴陕州任三门书院主讲,次年任
川丹江书院讲席。他在教学中,教导学生经世致用,对国学与西学、精神与物质,能
够正确地对待,批判地接受。他拥护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并身体力行创办新学。1907
年,张嘉谋被清廷委以内阁中书,并出任河南学务公所议绅,协助李时灿议长掌管河
南省教育行政。他于1903-1932年间,先后创办南阳敬业小学堂、劝忠小学、开封中
州女子学堂、南阳端阃女子学堂、开封河南国医讲习所、河南体育堂、河南商业中学
堂、南阳国医专修馆、私立开封第一女子中学、南都小学、凝斋国学专修科、国学专修
馆、开封创办私立河南国学专修馆。一生献身教育事业,被时人称为功盖千秋的教育
家。自张嘉谋首创新学以来,南阳人才辈出,这与他热心兴办地方教育事业功不可
没。当时,河南教育界将他和李时灿(字敏修,卫辉人)并称为”北李南张”。为推动
河南教育做出重大功效。
早在光绪年间,他曾受南阳知县潘守廉托付,重修《南阳县志》。他还参加编篡
《河南通志),任《河南疆域沿革考》篇的撰修。将《河南通志稿》增编为《河南六行政
区沿革考)。之后,又相继参加新修《涡阳县志》续修《西华县志)、《巩县志)、《孟津
县志》的编写和修订。明嘉靖版《南阳府志》系海内孤本,张嘉谋得手后视为珍宝,随
即注释校订去伪补缺。费时3年,重新刊印。1914年李敏修在北京设立中州文献征
集处,经他和李敏修之手,许多散失多年的河南文献资料被辑录成册,现今大都保存
在新乡图书馆内,为编写河南地方史志提供了宝贵资料。
  1928年,中央研究院派人到安阳发掘殷墟,他大力赞助并亲自参与调查。1931-
1940年间,担任河南省博物馆馆长及河南古迹研究会会长时,主持编著出版了《浚
县彝器》、《殷墟彝器》、《汲县彝器》三书。极喜收藏图书,总藏书数万卷,以史书和地
方志为多。并乐意将藏书借人,凡有求借者,从不拒绝。1924年,力主创办南阳第一
图书馆,并将自己所藏书捐献给图书馆,1942年正式开放即现在南阳图书馆的前
身。清光绪年间,张嘉谋虽任内阁中书等职,但他反对帝制,赞成共和。中华民国第一
届国会成立时,他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张星江1970-1936年),又名振江,外号老吭,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张心一村人。
出身于农民家庭,父亲早丧,得叔父资助与9岁回龙寺初级小学读书,从15岁起便挑起
养家糊口的重担。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
家乡秘密组织农民斗争,发展党的组织。1929年,张新一村建立中共支部,张星江任
书记。1930年任中共唐河县县委委员、县委书记,参加领导鄂豫边农民武装斗争。同年
11月,率领地方武装配合鄂边红九军第二十六师攻占唐河县城。不久任中共南阳中心县
委书记,曾任红九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一月,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住唐河县领导
当地开展秘密工作。鄂豫边红军是失败后独立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7月,主持成立中共
鄂豫边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并任中共红二十五军军委常务委员。同年底,经上海去革命
根据地瑞金。1934年一月,赴江西中央苏区列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并出席中华苏维埃全
国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后听取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关于
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4月返回鄂豫边,积极扩大党的组织,发展农民武装。1934年11月,
红革命军从大别山出发西征,到达桐柏山区,张星江负责接引,带领红25军挺进伏牛山,跳出国
民革命军的围追堵截,使红25军脱离了险境。1935年6月,主持成立中共鄂豫边省委,任书记。
翌年1月,红军鄂豫边游击队成立,先后兼任政治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是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和
游击根据地主要创始人。开辟了以天目山为中心的确(山)、泌(阳)、桐(柏)、信(阳)四县边区
革命游击区。1936年3月27日,他亲自指挥游击队潜入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夺取反动
民团短枪6支、长枪8支。第二天,在转移途中与国民党保安团300多人遭遇,张星江带领游击
队边打边撤。临近黄昏,又在姬岭寨遭到增援之敌的截击,情势十分危急。张星江当即令副队
长陈香斋带队突围上山,自己殿后掩护,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9岁。遗体葬于姬岭寨附近山
坡上,1957年,移葬于泌阳烈士陵园。
返回顶部


洽谈合作: 135236717180377—60570058 QQ:568134355 技术支持: 区信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Reserved 2015 神州张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主办方:神州张氏宗亲会